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如何发展凉山州彝族地区小学生汉语教学研究

sansa2025

  如何发展凉山州彝族地区小学生汉语教学研究

  前言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是全球化的社会,更是专业化,更是竞争性的社会。面对强烈的竞争,也得说是科技的竞争、国家的竞争,不如说是人才的竞争。然而汉语是人才学习和了解社会的基础,汉语学习的好坏,直接深刻影响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同时都将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城市的交通、教育、医疗发展都很好,那么地处偏远的彝族自治地区教育如何,小学汉语教学发展又如何呢?

  一、凉山彝族地区汉语教学的现状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生活区,全州包含十六个县市,以地理位置和彝、汉人口的分布分大小凉山。其中彝族人口较多的地区有昭觉、布拖、越西、美姑、金阳、冕宁、盐源、雷波、普格、木里,呈现出人口比较集中数量较大的特点。除部分县级学校条件稍微较好外,其他的区乡教学单位条件非常差,有的教学点甚至不通公路,交通不便。师资教学力量更薄弱,双语教师更是短缺,严重不足。

  1,双语教学师资短缺。尽管学校大部分s彝族老师都已经进行过强化培训,但教师汉语水平不高,对语言的应用都还是难以正常教学。老师在课堂上先讲一遍汉语,然后又用彝族语言重复一遍。一遍不行,两遍,甚至更多。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听母语的习惯。如果要是汉族语文老师去当地教学,又会产生一种教学问题,难以同彝族学生正常的交流。全州只有西昌成立了一所民族干部培训学校里面培养双语型教师,属于中专文凭。如果是大学本科毕业都不愿意去到边远的民族地区。即使去了,也是短暂的支教活动,时间不会太长,根本留不住人才。只有中专毕业的老师愿意留在这里。由于教师本身学历和知识的局限性。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只是采用灌输式讲授方式,平铺直叙,没有任何创新性。更谈不上新课标指导下,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重视学生的感受,强调学生的反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因为对老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具有趣味性、情感性、创新性。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缺乏语言交流环境,班级中很少有能说出标准普通话的,从而造成语言拼写困难。汉字书写也少有规范书写的,基本上是东倒西歪。课堂纪律也是难以控制,让老师也束手无策。最基本的汉语基础知识没有打扎实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出现。也影响了课外书籍的学习和阅读能力。老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知识点的传授、掌握、和练习上。忽视了对整体汉语教学的技巧、方法以及阅读材料所表达的信息。继而导致了较大部分的学生缺乏上课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3,彝族学生汉语水平不容乐观。大凉山是一个彝族聚居地,母语是人们生活的强势语言,很多彝族的妇女都不会讲汉语。小学生和父母交流基本都是用母语,而不是汉语。由于没有汉语言环境,彝族学生离开教室全用母语交流。即使在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汉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不是太好。好像听天书、学外语一样,不知所云。

  二、彝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对策

  1,提高教师从业水准和专业技能

  名师才能出高徒,教师的执教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成绩的好坏。只有老师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其中应该加强培养“双语型教师”,彝语和汉语。同时要加强教师新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以及建立健全教师绩效考核机制,从而真正提升师资力量和保证教学的质量。

  2,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小学可以提供住宿制,校园中基本上都是老师和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和平台,有这个必要性。因为民族地区孩子基本都是来自农村,每天早上都要爬坡上坎、翻山越岭步行一两个小时才能到学校。等到学校也是十点多了,学生也饿了,也累的不行了,那还有精力学习。一觉睡醒时间也该下课,也该放学了,又背着书包回家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条件稍微远点不能一天来回上学的小学生,会选择自己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由于学生还小,自己能力差,还要自己做饭,自己上山找柴。基本上也是没有时间来完成作业和阅读课外书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其实这些孩子都挺聪明,只是缺少相应的生活环境和学习平台。

  3,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鉴于学生基础较差,积极性不高的实际情况。老师在备课时,应该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内容有趣。设置尽量多的小游戏环节,确保让每一个学生都融入其中,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此外,还可以举行教研系列活动、专题讲座、情景模拟、专题研讨、教学沙龙等。甚至还可以开展学生参与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创立适合自我所需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从而为更好的教学服务。

  4,民汉教师常年流动授课,在上级领导的统筹安排下,可以进行教师的流动轮岗教学。将县城一部分优秀的双语教师,定期定点的派送下区乡授课。同时讲区乡老师与县城老师互换教学。有利于老师本身的学习和成长,更能给学生新面孔新气象的感觉。也加强了彝汉民族间的交流,也增强了团结,可谓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发展彝族小学生汉语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时间和精力、政策与财力,更需要专家和双语老师的不懈努力。作为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人民教师,立足于教学实际,有责任和义务提出看到的问题。因为教书育人是老师的事业,全心全意关心学生成长是老师的本能,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是老师永远的追求。

  如何发展凉山州彝族地区小学生汉语教学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式自主学习

    一、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家庭,他们普遍存在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问题,团结协作无从谈起。但从古往今来国内国外,许多现实的事例证明,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团体,没有一种团结协作的作风,这个团队注...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党的思政教育史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

    一、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史是党在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映,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立足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发展的合理借鉴中形成、发展和...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探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方式进行高中英语教学。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烟台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模式

    1 问题提出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职能就是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烟台市作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同时也在山东省蓝黄经济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烟台经济转型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高职教育的发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尊重学生人权的必要性

    1. 人权的基本内涵 人权是指“人在其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国家中所应当享受并得到充分保障与实现的各种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人权作了两方面的明确规定: 第一、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些权利主要包括:生存权、...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及优化路径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和高校行政管理的不断变革,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学生成为教育核心的趋势逐渐增强,在这种情形下,加强对于学生核心地位的呼声和相关研究也在不断的增加,也成为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中的重要方向。...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