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建设探究

sansa2025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建设探究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成长和发展中发挥着特殊而积极的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做好学生管理服务的关键要素之一。学生干部作为特殊的管理者,既是普通学生,也是联接学校和学生的重要纽带,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目的。学生干部不缺激情,不缺干劲,最缺方法,最缺手段,由于方法不得当,往往盲干蛮干,事倍功半。方法是什么?是规律,是失败的集合,是对同一类事务的总结和提炼。学生干部掌握了工作方法,又有火热的激情,就会游刃有余,事倍功半。学生干部工作的方法有很多,能够提纲挈领,一通百通的办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要学会抓住关键

  学生干部常犯的毛病之一是当很多文化活动和学生事务的扑头盖脸飞过来的时候,一下子找不到方向,乱了阵脚,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没有做成做好。根本原因是没有抓住事情的本质,抓住关键,分清主次。主次是主要矛盾,是决定和推动事物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抓住了核心,就像打蛇打七寸。学生事务的核心问题是成长和服务。学生干部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这两者展开的,都是这两者的直接结果和反映。在校园生活的不同阶段,学生活动呈现出阶段性特点。新同学报到期间,迎新、纳新是关键;入校之后,熟悉环境、开展相关教育是关键;中高年级以后,搭建平台,丰富文化生活,锤炼素质是关键。只要把握住这些节点,就能找准工作的方向,踏准工作的节奏,合理调配人力、物力,集中优势资源,快速推进工作。

  二、要学会统筹兼顾

  统筹是通盘筹划,兼顾是照顾几个方面。说到底是一种全局观,也可以称之为大局观。孙子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说的是全局观的重要性。学生干部的全局观就是要站在成长和服务的大局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就是要站在某一次活动的全局策划活动,安排工作,就是要在组织的全局协调各方,调配人力。我们常犯的毛病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拘泥于一点;有时只顾眼前,不管长远;有时涌成一团,铺展不开,都想干都没有干好;有时只着眼自己的组织和部门,打小圈子的算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学生组织效率的提升,降低了学生活动的效果。当我们学会统筹兼顾,双手弹钢琴时,欢快动人优美和谐的乐章汩汩而出,组织的效率成倍提升。

  三、要学会求同存异

  世界上没有全完相同的两片树叶。差异化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必须承认组织中每一名学生干部都是与众不同的,必须肯定与众不同的学生干部组成富有活力的组织。要干成事情,必须是全体的成员目标一致,齐心协力。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是不容易的。我们常犯的毛病是,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总认为自己的方案是最好的,别人的方案是最差的,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清别人的优点,执拗于一端,走进死胡同,乃至一些很小的很简单的事情在学生组织的内部都难以达成一致。求同的过程是相互了解和相互认识的过程,是不断增大交集面积的过程,是瞅准一个目标,学会让步的过程。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就会包容和欣赏,就能找到共同点,消除异同点,出现万紫千红满园春的景象。

  四、要学会沟通协调

  管理的基础是沟通。沟通是为了更好的协调。协调的最终目的是配合得当,步调一致,形成合力。我们常犯的毛病是,一句话合不来,就不交往、不搭理,小孩子赌气;自己知道,不主动沟通,久而久之形成怨气;生拉硬拽,态度恶劣,不讲方法,长此以往失去人气。以上种种弄得内部有闷气,外部失和气。解决之道就是学会沟通协调。沟通的前提是真诚,怀着真诚的心,讲真诚的话,办真诚的事。沟通的要义是主动,亮出观点,而不是憋在肚里,闷在心里。协调是对组织使命和目标的认同,认同度高,则各方面的容易达成一致,关系畅达。沟通是协调的基础,主动说,善于说,反复说,重复说,消别人未知之事,解他人不知之气,进而惠风和畅,和衷共济。

  五、要学会遵守规则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团队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规则,每一名成员都要具备规则意识。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要遵守团队的议事准则。这个准则是,在讨论时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将好的意见吸纳入决定中去,一旦议定,就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去完成,而不是不执行或者慢执行,或者打较得失的小算盘;对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最终完成事情,实现目标。团队成员遵守这个规定,团队就有战斗力和生命力,不遵守它、破坏它,团队就会失去战斗力,最终一团散沙,一败涂地。并且,团队议事规则只是团队诸多规则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规则。高校学生干部选择加入学生会、社团或者团组织就选择了一种使命和快乐,选择了青春和友谊,同时也选择了纪律和规则。进入团队,首先要按团队的规则来做事。这是天下所有团队的根本要求。破坏规则、违反纪律是哪一个团队都不能容忍的。

  总之,高校学生干部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高校学生干部自身而言,加入学校内部社会性组织,是社会化成长的开始,是提前接受社会工作的考验,需要全体学生干部既重视专业学习,也抓紧学生事务工作的实践锻炼,通过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而言,要花费更多的心血和精力,不断探索加强高校学生干部能力水平的措施和方法,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建设探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探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音乐文化调适

    关于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生活的文章与专著有:汤莉兰,《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文化冲突与调适》,金学关《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等。但从音乐文化这一视角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研究的论文专著还不多见。论文中两位采访对象分别是四川...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