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就是说,单凭思维的碰撞、博弈只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而我们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需要实际的行动,即实践。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会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与理论,从而达到认识的新高度。

  动手能力或实践能力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都有哪些体现呢?

  首先,体现在学生的课程中。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面较窄,对于老师的权威无条件服从,老师说的话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真理,所以老师在课上讲什么,学生就相信什么,哪怕是老师出现明显的错误时,学生也只会怀疑自己,而不会质疑老师。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学中的数学应用题,经常会出现一些计算速度的应用题,假如一道题的计算结果是一个人正常每小时可以步行15千米,这是一个明显的常识性错误。但老师如果单纯地认为这是学生应该知道的常识而没有明确指正该错误时,学生就会比较迷惑,因为人应该不会走这么快,但老师就是这么讲的,老师是不会错的。那该怎么办?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学生自己步行走一走试试,这样就可以明确知道老师讲得对不对了。经过自我尝试,知道了一个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4~6千米,即使是快步走也不会超过8千米。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疑惑,自己亲自尝试后学到了真正的知识。

  其次,学生在学习“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时,虽然老师是这样讲解的,教材上也是这么说的,老师在课上也亲自进行了实验。但是学生还是要发挥动手能力,自行用木板和钉子等制作一个三角形,施以一定的压力测试其稳定性,也可以制作几个矩形、平行四边形等分别测试进行比较,看看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否强于其他四边形。通过动手制作可获得长时间的记忆,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与动手的兴趣。

  二、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为小学生并没有认识世界的确切方法,而老师所教授的方法会成为小学生日后学习以及与外界互动的基础,而且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难以撼动。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和动手能力,那么学生在日后遇到问题时就会倾向于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完成,从而培养习惯性动手思维,练就熟练的动手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全世界最好的,而缺乏必要的动手能力,只是过分注重书本上的计算与知识的掌握。欧美国家的学生通常更加注重个人的感觉,比如,在“纸飞机大赛”中,选手们在起点抛出自己的纸飞机,滑翔距离最远者取胜,中国的选手在设计飞机时通常是先画草图,然后分析材料、抛出瞬间的方向以及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综合考虑后再按照草图制作飞机;而美国的选手是如何做的呢?拿到纸之后又要了更多纸,然后开始折,折完一个试飞,从飞行姿态、落地滑行距离以及自己抛出飞机时的姿态等要素不断感觉、不断调整,到最后,用最后一张纸折出的飞机一定是飞得最远的。事实也证明,在这场比赛中,经验的确比理论更有效。

  以上实例说明,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很好地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活动,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感觉动手练习,不用局限于教材或老师的讲解。对于有些东西,尽管不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但依旧可以通过动手或实践来学习、来感知。我国的学生对于未知普遍是恐惧的,不掌握相关的知识似乎就没法研究,这就缺乏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在理科学科中,所以学校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为小学生创造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如科技大赛、模型建构比赛等,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明白,理论并不是绝对的,动手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总之,学校和老师对于小学生的教育,一定要重视动手能力和实践思维的培养,掌握了实践的思维才能练就动手的能力,而动手能力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理论无法解决或解释的问题,为日后的学习或研究提供便利。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要多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探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音乐文化调适

    关于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生活的文章与专著有:汤莉兰,《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文化冲突与调适》,金学关《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等。但从音乐文化这一视角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研究的论文专著还不多见。论文中两位采访对象分别是四川...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