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

sansa2025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083-1

  高校作为高等人才的聚集地,输出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然而“国内一些心理、教育、卫生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材料分析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国家教委曾对全国各地12.6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显示,20.23%的学生患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本文从分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入手,探究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环境的变化。1.从家庭到学校的不适应。大学生首次离开家,远离父母的照顾,独自面对生活。很多问题无法再继续寻求父母的解答。面对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随之而来的便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刚刚入校的大学生,在生活习惯上也会产生巨大的不适感。之前在家从来不用为生活起居大新,在大学里,他们要开始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还有很多大学生,面临着南北方生活习惯不同,饮食方面的差异,也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压力。2.学习环境的转变。大学的学习方法和高中的学习方法截然不同,很多大学生在入学时往往不能马上适应大学里新的学习方法但往往忽视了对新方法的探讨,从而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继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步入大学之前,大学生大都会对大学有很多期待。当这些佼佼者进入大学以后,会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往往会跟理想中的大学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经常会让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容易造成大学生不求上进,自我放纵,甚至萌生企图自杀的心理。

  除却对大学生活的认识不足,大学生对于自我也容易认识不清。他们容易放大自己的“优势”或者“劣势”。大学生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也容易顾此失彼,从而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一些学生在追求发展自我的过程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因此而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另外,还有一类同学,他们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却放大了自我“劣势”,忽略了自我的优势。

  (二)由于人际关系以及人格因素等导致的心理问题。1.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在大学阶段,个体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尝试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为将来进入成人社会作准备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学生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和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交往出现障碍。2.人格中的不成熟。在大学阶段,个体的人格特征在遗传和后天因素影响下已基本形成。但是,部分大学生人格特征中存在着不良方面,从而对他们的学习、人际关系、社会性活动以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我等造成一定影响,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当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这些不良方面及其后果,又无力改变时,便产生了消极性防御反应及对自我的否认,结果给个体的顺利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3.对身体内部发展着的动机变化的不适应。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个体内分泌机能和自律神经机能都在发展变化中,与之相伴的是心理需求的变化。

  (三)由其它因素造成的心理不适应问题。在大学阶段,学生有面对各种意外事件的可能性,诸如严重的外伤或疾病、亲人亡故或重病、家乡遭受重大灾害、经济状况严重不良、丧失重要的机遇等等。当这些事件对个体意义特别重大(客观上的或主观上的),并未能被妥当处理时,就会对其各个方面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继而出现心理问题。同时,一部分大学生因为特殊的生活环境,或者曾经的不幸遭遇,会对他们的个性产生恶性影响。

  二、解决途径

  “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如同身体的疾病一样,只要人们能正确地认识它们,采取科学的方法,依靠自己的努力,并进行积极地调适、排遣,对症下药,是可以被克服的。大学生要注意平时的心理调适,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面对大学生已经产生的,或者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解决:

  1.对大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有效地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在普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要即使进行干预并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心理缺陷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通过对大学生的个体普查和学生所处环境的掌控,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也要保证一年一度的心理健康普查,跟踪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校园活动对他们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充实大学生的生活,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增进大学生进取精神。校园活动往往都是团体性的活动,这也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大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拓展他们的综合素质,更是能够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要为大学生创造各种条件,来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参加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3.要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大学是因为现实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例如,家庭贫苦,考试成绩,工作问题等。这就要求我们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在这些问题当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便是贫困生的心理压力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广开渠道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解决他们学习的后顾之忧。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因为大学生对于就业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他们的学习生活便会动力不足,因此我们应当帮助他们进行职业定位,提升职业素质,从而使他们能够科学的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

  最后,大学生是承载社会、家庭的期望,然而他们又处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角色的转化,大学阶段便成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发挥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个方面的力量,让大学生健康,愉快的成才。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 05-0177-01 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疾病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悲剧不断发生,已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社...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学生由于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等原因作出伤害他人甚至伤害自己的事件常有发生,而且呈上升的趋势,对各高校和整个社会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热切的关注和深刻反思。在《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明确给出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迄今有关心理健康的含义尚未有统一的认定。正如美国心理学家KaplanL.所说:“许多人都试图定义心理健康,但这是一个混合的领域,它不仅包含知识体系,也包含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一)学业问题。迈入大学校门,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同学、老师……如何迅速的融入环境、结交新的朋友、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给自己重新定位,就成了每一个大一新生必须面对的难题。没有了中学时代老师的督...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