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

sansa2025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一)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实现就业的现实需求

  “毕业即失业”是一个极为尴尬的处境,是每一位应届毕业生最不愿意面临的结果,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化解此处境,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放宽眼界,从传统的就业模式中走出来,摸索适应时代赋予的新的就业领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拼搏精神,在掌握学术知识的同时积累实践经验,干出一番与众不同的事业成就;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指引大学生避开与千军万马同挤一座独木桥,另辟蹊径开创自己的新天地。

  (二)有利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完成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所培养的创业精神更是难能可贵的精神的财富,对创业实践有重要意义,既是创业理想产生的动力之源,又为创业取得成功体重重要保障。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是根本,德育要先行。创新创业教育是创业精神培育的德育过程,这一点从创业精神的特征不难发现。一方面,创业精神是由创新精神、拼搏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众多特质精神形成的,它集中体现了我国诸多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无疑要开创前无古人的事业,这就决定它要具有超越历史的先进性,敢想敢做前人未做过的事情,这种开拓精神同样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彰显与需要

  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环境的支持,基于中央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思想的基础上,创新创业教育更具可执行力,同时,国家和地方有关鼓励、提倡和保护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优惠条件、法律制度与规章不断完善,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开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及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等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开创出一种新的形态,更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时代环境。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一)认识存在偏差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晚,许多高校仍处于摸索阶段,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都存在偏差。第一,学校对创业教育的定位认识有偏差。20世纪80年代,欧美先进国家中的许多高校都已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了相关正式课程,而我国许多高校将创业教育看做是创业技能的培训,并未设置正式系统的课程,仅仅从技能培训的角度开展创业教育,这样一来,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第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价值认识有偏差。

  (二)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欠佳

  尽管在国家的引领下,各高校对于创新创业发出不同的宣传声音,但效果依然不佳,引导力度不够,没能形成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优良环境。首先,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校都以传统教育为重点打造对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时间、人员、资金投入的相对较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足;其次,创新创业活动的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带来的实际效果不佳,使得本来颇具活力的创业教育枯燥无味,很多活动只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无法吸引紧跟时代的大学生;再次,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效应,很多创业社团、活动等不具延续性。以致整体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欠佳。

  (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薄弱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而创新创业教育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应加大对实践的体验。很多高校单纯通过讲授创新创业知识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的学校虽然设置了一些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如科技园、孵化基地,但也没有真正在有效利用,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虽然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创新创业大赛,但由于不注重后期参赛项目、团队的扶持与跟踪,使得大赛仅仅停留在比赛层面,没有取得教育的成效。因此,如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平台上实现体验式学习,是高校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

  教育成效取决于教育观的树立,创新创业教育要有科学的教育观来指导。一方面,高校要清楚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成长、学生成才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创业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培养的创业精神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这不仅仅体现在创业上,而是表现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地方,这种吃苦耐劳、勇于拼搏进取的精神将会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首先,高校需要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时间、人员、资金的投入,如增设创新创业课程,为有意向的同学们配备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专业教师队伍用以教育指导。其次,要丰富创新创业活动的内容及形式,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除了依托传统的校园活动载体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发挥“互联网+”的时代效应。

  (三)依托易班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平台可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进行搭建。理论平台下设:“信息查询”功能,学校可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讲座、沙龙等信息及时上传至易班,以便有兴趣的同学快速、准确获得相关信息;“励志人物”功能,定时更新社会、校友等创新创业经历,以鼓励期望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坚定信念、鼓足勇气开创自己的事业天地。实践平台下设:“实训一览”功能,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训信息更新与此,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关注参与其中,同时,将实训以纪实的方式记录下来,传至易班网,记录创新创业教育的点点滴滴;“线上报名”功能,将各类线下创新创业大赛汇聚于此,给大学生们更大的施展空间,更多发锻炼机会。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校大学生对于O2O教学模式的反馈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网络课程呈现席卷全球之势。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课程采用O2O教学模式,即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由于O2O教学模式是新生事物,所以很多教师不是很确定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从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角...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中,小学数学方面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开始与生活挂钩,并且被要求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但是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运用意识科学地加以培养自然而然成为其中最...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注意学习中的细节问题,如果缺乏观察能力,只是一味地靠老师在教学中进行灌输,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非常缓慢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困难及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129-02 在社会主义新形势的影响下,高校发展不断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学生干部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是联系学生和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新时期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改革与优化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89-01 在高校管理中,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可以确保进行的有条不紊,...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议小学生的德性养成

    教育是启蒙学生思想、影响学生言行的重要手段,在德性养成方面,教育应当发挥其自身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校园环境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使学生在丰富的校园环境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在与教师以及同学的交流与互动中提升自身的情感认识与道德意识,提高...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