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浅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策略

sansa2025

  浅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发展困境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和国家的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历届初中毕业女生的首选专业。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课程,为中职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与择业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现存的一些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前师资不足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中职学校就急需能站在学前教育发展的前沿,培养能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然而,当前中职学校师资中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很少,大部分是具有相关专业或半路转入学前教育行业的其他教学人员。这就使得中职学前教育师资专业化程度较低,许多专业课程无法开设,即便开设也是勉强支撑。这严重影响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现代学前思想的启迪。

  (二)学前教育的生源较差

  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广大家长和学生心目中,上大学才是首选出路。基于各种社会观念和现实,这种思想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因此,一些觉得自己升学机率不大的学生会选择中职教育,但这类学生文化课程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低,没有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之许多学生缺乏自信心,心思就更加没在学习上,想着就是在学校混日子。甚至因为中职学校招生困难,一些问题学生也是学校招生的对象。因此学生入口低,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

  (三)职后学历教育中断

  “中职教育在很长时间是断头教育,中高职衔接长期处于脱臼状态。我国高职办学亦有‘奇观’,就是高职面向中职招生比例偏低,高职主要面向普高招生。”虽然,我国在研究中高职教育衔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形成了很多有效的模式,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中职生源不被高职学校看好,长期以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以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为主;虽然高职对口招生及高考对中职学校解禁,但很多中职学校仍以就业准备为主,要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不仅学校教学很难“两全其美”,甚至可能出现两者都落空;其次,中职学生自身文化基础缺乏,要在有限的中职教育年限内达到普通高中的水平,这可能有点强人所难,这也是某些高职学校不愿招收中职学生的原因。二是,中职学生自身看不上某些专科层次的高职学校,一方面这些学校办学经验不足,学生担心也学不到知识;另一方面学费较高,让家长觉得有经济压力,难以承受。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职后学历教育的中断也会阻碍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四)生存空间受挤压、就业不容乐观

  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师资等各方面原因,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不高,这就大大挫伤中职学前教育发展的积极性。从中等师范发展的初衷来看,它是高校学前专业毕业生不足的一种补充,随着高校每年的不断扩招,国家将渐渐取消中师教育,进而中职、中专学历也会被边缘化。近几年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有一部分从事学前教育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人流入了其他行业。我们可以从相关渠道了解到,那些进入幼儿园工作的毕业生,绝大部分去的是民办园,而公办园基本上没有招收中职学前教育的毕业生。除此之外,有的偏远山区的农村幼儿园急需幼儿教师,但是部分毕业生都不太愿意去,这可能有学生一定的主观原因,另一方面也跟国家没有投入更多的政策和关注有关。

  二、用职业生涯设计的理念做学生在校期间职业指导工作

  面对日益激烈的职场竞争,每个学前教育毕业生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未来的路在哪?如何找到我满意的工作?所以每个人其实都有在心里想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也许这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意识。因此,笔者建议通过以下五点来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生涯的规划。

  (一)自我认识

  近年来,有关生涯的研究中生涯自我效能是常被探讨的因素之一,我们从一些专家的著作和作品中可以领悟到,生涯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其生涯选择和适应有关行为效能的判断,也即个人对自己生涯能力的自我评估。笔者认为全面地了解和评价自己是认识自我的表现。?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认识自我、分析自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己”。中职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必须从客观的角度剖析自己,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学前专业的学生主要从自身的性格、专长、兴趣、知识水平、思维方式、道德素养和自身所处的环境等来全面的剖析自己。这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一名成功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关键。

  (二)确定目标

  美国的戴维?坎贝尔说过:“目标之所以有用,仅仅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卢梭也说过: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定职业目标有助于帮助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促进他们成长成才。通过相关的调查和报道,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职业目标不清楚,因此就会出现厌学、逃课甚至退学等现象,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也会盲目跟风,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缺乏成就感。总而言之,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现实的、科学的职业目标,是促进他们取得职业生涯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明了就业形势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通过电视、网络、收集、各种纸质传媒多渠道的、有目标有针对性的搜集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信息,了解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幼儿教师具备哪些素质、工资待遇。在这搜集进而了解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关注不同地区、不同范围的发展潜力,这样在选择就业的时候能够明确的选择较好的地区和待遇丰厚的幼儿园,更重要的是,到了幼儿园以后能够很快适应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也不会造成双方沟通不畅。特别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这些信息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筛选,信息不要盲目繁多,内容要精简真实,让自己学有所用,用有所长。   (四)职业匹配

  有专家研究表明,个人对职业的满意度和流动的倾向性,取决于个人的人格特征与职业的匹配程度。因此,学前专业的学生在确定职业时除了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良好的技能,更需要个人的人格与之匹配。当个人人格与职业匹配时,工作得心应手,态度积极,富有成就感,不仅所学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且还会感到轻松愉快,产生很高的满意度。当个人人格与职业相近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会适应工作,取得相应的成就。而当个人人格与职业相斥时,可能对工作索然无味,容易出现工作不顺手和不顺心,或者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因此,每位学生可以选择参加一些职业人格测试。比如MBTI职业人格测验,可以从世界的倾向、信息选择的倾向、决策的倾向、搜集信息或作决定的偏爱四个方面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地范围有十六种人格类型,知道了自己的人格类型可以帮助选择与你人格类型匹配的职业生涯。

  (五)参与实践

  中职教育主要就是为了就业做准备,那么学前教育的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还应该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参加一些专业学习评比、技能竞赛等教学实践活动;其次,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可以针对学前教育作相关的社会调查;再者,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找机会去幼儿园顶岗实习。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不仅是实践未来职业所需的操作技能,更要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积极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的工作精神。

  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如果我们继续追问下去,知识真的就是力量吗?带着这样的具体问题在实践中去叩问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并非所有的知识都能给人们带来力量,只有那些真正被灵活运用起来的知识才能带给人们前行的力量。而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怎样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力量,以此才能面对未来幼儿教育的挑战。因此,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入德育课程体系,希望以此为依托将职业生涯设计从理论过渡到实践,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去叩问学前教育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制定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评价考核标准、效果,逐渐建构一个适宜当地学情又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体系。

  浅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策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国际象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象棋具有“智慧体操”的美称,属于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棋种。大部分的历史伟人都将国际象棋列入日常喜好中。国际象棋在各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对培养人的综合素养具有促进性的作用。国际象棋并不像...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动机对策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录取的分数线不断降低,从而导致高职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为:上课睡觉,玩手机,迟到、旷课等,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无论老师怎么引导,都无动于衷,...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

    高校辅导员最为重要的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今后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在现今新时代的教育背景的变进之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管理模式也随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从管制化至引导化,从宽广化至精细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7-0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大范围呈现。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朝着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延伸,这就对计算机软、硬...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周静(1980- ),女,贵州遵义人,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前言: 心理健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关键的,也是增强其在社会生存几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不断地培养和教育的结果,而大学阶段是其心理不断成熟,不断发展的阶段,因此加强这一阶段的心理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至...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