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探讨

sansa2025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探讨

  引言

  美国的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的分析指出,当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是精英教育阶段;当毛入学率达到15%及以上时高等教育的性质开始转变,转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当超过50%时,高等教育开始快速步入普及化阶段。①而我国现在的毛入学率为23.3%,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巨大压力。在这一背景下,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实现人才的有效配置,并实现社会的稳定,是当前国家和社会的重点问题。大学生的有效就业,能实现社会人才的优化配置,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一、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由于各高校的大规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大量增加,使得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数量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严重不符,造成毕业生大量剩余。就现在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情况仍然很严峻,虽然国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市场调控,但仍然有许多大学生正在面临找不到工作,处于失业状态。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与工作岗位供求失衡

  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劳动力市场上短期内难以消化如此多的增量,引发了供需矛盾。②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会随之增长。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人才,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无形之中增加了就业困难。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的远远不能满足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因此也就增加了大学毕业生与工作岗位之间的矛盾。

  (二)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③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最能体现人才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大部分的高校当中,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忽视了这些专业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及时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了大量学生毕业后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现在各高校注重理论学习大于实践体验,这也导致了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不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去,使其工作效率低下。

  (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指导方向,然而各高校并没有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使其让学生对市场上的工作很茫然,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上,缺乏对大学生的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正确引导,高校不能结合市场情况和学生的能力和专业进行专业性指导。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诸多疑虑而得不到有效解答,只能在就业时盲目选择,失去方向性和针对性,这也导致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困难。

  (四)就业观念薄弱

  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追求高收入报酬和社会地位,忽略了自身学习的锻炼机会。而且在地域选择上也只看重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观念上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前的就业情况,造成就业率低下。④而且大部分毕业生受中国“入仕”传统观念影响,参加国考、省考等,据统计应届的大学毕业生参加国考、省考的人数占到了毕业生总数的30%。自主创业观念薄弱,风险大。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其次,通过运用一些行政手段引导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其合理布局高等教育,淘汰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大力支持“西部计划”、“支农、支教、扶贫计划”等,合理优化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有效的解决东西部就业失衡问题。国家应当充分发挥其政策调控的作用,通过发展社会经济,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高校自身的改革

  高校要有自己办学理念,在办学形式上多样化,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适应社会需求。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发展特点进行科学定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点,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才能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要将高等教育面向市场,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是消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⑤

  (三)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各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当大学生进入大学时,就应当使其明确大学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只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才能拥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其次,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上,应当改变其落后和错误的就业观念,并向毕业生普及当前的市场场情况,使得学生能够拥有择业方向,并以积极的心态进行择业就业。

  (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大学毕业生需要关注的问题,大学生要给自己正确的定位,给自己制定规划,让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就业观,端正就业态度,丰富职业知识体系,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毕业生要学会自主择业,就业灵活化,这是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变化。⑥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对于其择业和就业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应当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其对于自我认识和社会市场的认识能够正确,并在就业方向和就业选择上做到理性思考,并拥有积极态度。大学生在校时应当通过提升自我价值来实现就业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就业思维上进行创新,可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解:

  ①马丁?特罗.从精英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明[J].教育科研参考,2000.

  ②吴高波.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与对策[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③荆微 周方遒.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④郑焰英;陈东生.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纺织教育,2008(1)

  ⑤史亚杰.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问题之思考[J].泰山学院学报,2004(1)

  ⑥李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科技风,2015(9)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提升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的探析

    去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探究

    在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在社会劳动输出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这类院校内部课程结构也越来越丰富,随着英语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性的增加,学校内部其它专业对学生的英语能力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不过整体的英语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英语...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析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地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民办高校,这是教育资源和教育消费者供需关系的体现,从而民办高校应运而生。同时民办高校同公办高校一样,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人才发展建设的培养基地,也是社会各方面人才建...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许多行业的不景气,致使高校毕业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如何建立与完善困难学生资助档案思路构想

    实践中可以看到,在困难学生档案资料库中,主要包括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收入、申请材料、入学后所在的班级以及负责老师和困难等级等等。上述各项材料,证明了该学生困难现状的可靠性、真实性。 一、困难学生资助档案的主要内容分析...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073-02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