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理解力现状调查

sansa2025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理解力现状调查

  1 概述

  在社会发展空前繁荣的今天,国际化是任何领域、任何国家与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除了肩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纳先进教育与管理理念,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神圣使命之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人才。

  2 理论背景

  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CC)是“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有效和适当运用交际行为以获得预期回应的能力”[1],是跨文化交际的总验收。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三个相互依存的层面:认知层面,即跨文化理解力(intercultural awareness),情感层面,即跨文化敏觉力(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以及行为层面,即跨文化效力(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跨文化理解力(ICA),代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强调经由对自己与互动对方文化的理解,改变对环境的个人观的过程[2]。跨文化理解力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解文化动态性的机会,并借此降低了跨文化沟通所产生的情境模糊和不确定性[3]。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取实证调查与数据分析方式对研究对象的跨文化理解力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问卷采用陈国明编制、融合了Kluckhohn & Strodbeck以及Condon & Yousef模式的《跨文化理解力量表》(Intercultural Awareness Instrument)[4]。该量表是五级linkert量表,共20题,总分为100,是目前较新且可靠的跨文化理解力测量工具。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以下称为“受试方”)为研究对象,选取该校非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作为参照对象(以下称为“参照方”),通过网络及微信等形式发放并收集问卷,受试方共回收完整有效问卷73份,参照方共回收完整有效问卷70份。

  3.3 分析手段

  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普遍采用的SPSS 19.0为研究工具,对研究对象及参照系问卷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

  4 调查结果

  4.1 基础数据分析

  从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总体情况(表1)来看,受试方的跨文化理解力平均得分为53.7534,比参照方得分(51.4286)高出了2.3248。如表2所示,受试方中值为54而参照方为53,同样高于参照方。但从众数上来看,受试方为50而参照方为53,明显低于参照方。

  从调查数据的集中与离散程度来看,如表1所示,受试方得分极小值为41.00,极大值为63.00,标准差为4.87562,高低分差距相对较小;而参照方得分极小值为20.00,极大值为80.00,标准差为10.07446,高低分间差距明显更大。

  表1  描述统计量1

  ■

  从调查数据的分布来看,如表2 所示,受试方的偏度为-0.210,峰度为-0.551,而参照方为偏度为-0.911,峰度为2.529。由此可见,受试方的跨文化理解力得分结果更接近于正态分布,曲线顶部相对于标准正态分布的峰态更平缓。而参照方相对与正态分布差距更大,曲线顶部相比标准正态分布偏高。这一点从受试与参照双方的频率直方图(图1,图2)上也明显反映出来。

  表2  描述统计量2

  ■

  从图1,图2的频率直方图还可以发现,两组数据在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都存在部分分数段空缺,即被调查对象中没有获得该分数者,这可能与调查对象的总人数有限相关,有待进一步验证。

  4.2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理解力总体状况

  4.2.1 从总体情况来看,参与调查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力高于非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但以百分制考量,绝对得分仍然较低,反映出在其在跨文化环境中对文化的动态性认知不够,对沟通中产生的情境模糊和不确定性的理解仍远远不足。

  4.2.2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理解力水平整体比较趋于集中,个体之间水平差异不大,而非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理解力则显得更加参差不齐,个体之间水平差异明显,呈现出更加原始的水平状态。这表明通过合作办学相关课程的培养,学生整体水平有一定提升,但总体效果还未达到理想状态。

  5 结语

  调查结果表明,中外合作办学中所涉及的国际化课程对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使他们整体的理解力水平高于其他学生。但从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化人才角度来看,总体效果还很不理想,无论是中外合作还是非中外合作的学生,其跨文化理解力仍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外合作办学中跨文化理解力的培养工作也有待从文化表面特征的理解,过渡到对对立性文化特征的理解,最终实现从对方角度的理解。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理解力现状调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中学生数学学习障碍分析及解决策略

    导致学生数学学习障碍出现的原因比较多.笔者主要分析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到了一些问题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障碍,提高中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一、中学生数学学习障碍出现的主要原因...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学生责任感培养策略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现在的思想道德状况、责任感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对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加强网络时代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53-02 人类创造了网络,网络影响并改变着人类。21世纪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时代。网络环境以一个复杂的文化信息源的身份发,携带着丰...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高校瑜伽教学对学生的益处

    中图分类号:G88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瑜伽作为一门传统的健身运动,不仅能够愉悦学生们的心情,净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情绪平和,同时还能塑造形体并增强体魄。近年来,瑜伽更是成为...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美高校学生评教体系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28-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如何借鉴世界教育发达国家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成功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网购的心理分析与网络营销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电商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与互联网商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一方面与人们的购物需求有关。以大学生为例,当前大学生对各种社交软件的使用越来越多,几乎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加上手机媒体的发...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