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失衡与对策研究

sansa2025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失衡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42-02

  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于20世纪初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学各领域之中,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为一个单独的系统,即为教育生态学。生态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个性化发展为第一任务创设教学情境,生态课堂的核心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整体观、和谐观和健康观的综合。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逐渐被教育部门所关注,并根据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下达了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相关要求。大学英语不应只注重理论教学,而是应教会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增加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常识。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失衡指的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站在英语的角度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文化中的很多内容也是学生所不熟悉的。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大学生对中国文化没有过多的关注和深入的了解,大学生不知如何以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现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应用英语准确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英语课程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一、大学英语生态文化教学必要性分析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求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之一,文化多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结合,是将民族精神与国际化相结合。高等教育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优秀的先进文化,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文化的跨界交流。我国高等院校应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我国经济社会对外开放,我国高等教育应注重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着力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综合型发展人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指的是,高等教育在跨民族、文化、国界的国际环境中,从我国发展实际出发,面向世界与未来,通过不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形式,?e极地参与到国际教育事务之中,培养具备较广国际视野、综合素质、综合能力较强的国际竞争型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不能仅“进口”外国先进的科技和文化精粹,更应立足于本国文化基础,继承并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高校毕业生在国际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国际化应立足于我国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失去土壤根植的教育国际化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国际化,在文化入侵、文化霸权主义进一步加剧的今天,教育国际化不应成为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工具。

  大学英语几乎是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作为中国文化弘扬者和传播者的当代大学生,更应不断增强文化交际能力。

  2.教学生态系统建设有效维护文化生态平衡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而文化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中的一个分支,其研究主要是借鉴了生态学研究方法来进行文化生态状况的研究。文化生态学这一概念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所提出,并逐步倡导建立起专门的学科,以此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和文化模式的来源。文化生态学在此后的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类学家和生态学家的重视,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的基础和前提,文化与语言的多样性对维护文化生态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达尔文“弱肉强食”的生物进化论同样适用于文化生态系统之中,强势语言所承载的强势文化辐射到不同的文化领域之中,而弱势的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缺乏环境支撑,则在语言文化生态中举步维艰。

  现代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大多来源于西方国家,而这些国家的语言大多为英语。对于很多国家来说,现代化与英语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英语成为世界上普及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这种普及化发展趋势不断削弱一些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信念和价值观体系。在我国高等院校中,英语学习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界关注,在对英语语言文化保持充分警觉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保护和传承。英语并非是通用文化,在英语全球化发展趋势下,还应注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持传统文化的创造活力。掌握英语能帮助学生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国际间交流,但大学生应在立足于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学会以英语来流畅表达、准确传播我国传统文化。以英语这一应用广泛的语言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外来语言文化对中华本土文化的冲击,能有效维护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华民族文化创造生存空间,有利于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创新。

  二、大学英语生态文化教学现状

  1.传统语言教学观念影响

  笔者翻阅了我国近年来外语教学的相关资料发现,外语教学基本是围绕着语言知识进行教学,即词语分析、语法讲解、句型练习这一条主线,而对语言之外的文化因素却没有相应体现,教师教学和课程设计中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传统的语言教学观念受制于人们对语言工具论的思想认知,人们习惯性地将语言作为一种符号进行传授和讲解,在这种重视语言教学、轻视文化教育的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并将其作为教学目标,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仅停留在语言本身,而忽视了与语言联系密切的相关文化因素,在传统语言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导致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未受到足够重视。   2.受制于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阶段,四、六级英语考试成绩越来越多影响到学生就业,似乎逐渐成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高校教师为确保学生在四、六级考试中顺利过关,甚至将四、六级考试的题目直接作为课题,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十分显著,却也违背了英语教学的初衷,大学英语教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应试教学,学生练习大量习题,掌握了答题的基本技巧和应试技巧,而对于语言能力的培养却无成效,对学生精神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严重削弱了学生语言学习的价值,忽视了语言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3.教师文化教学意识不强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多高校英语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仍停留在词汇、语法和句型等知识层面的讲解,而对文化教学没有足够的认知。一些教师专注于英语专业的学习,而对跨文化交际知识储备量不足,导致一些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相对淡薄,对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文化教学融入其中。

  三、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体系构建研究

  1.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反映,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英语生态文化教学的作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还应增强对外部的适应能力,将环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文化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英语基础知识点的教学,还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交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导学生敢说、会说,让学生深入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和作用,将语言作为提升自身修养的工具,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应注重对外国优秀知识理念的吸收和借鉴,并在此基础上传播、推广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在国际交流中占据有利地位,打破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生态失衡现象。

  2.促进多元化生态教学建设

  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应不断加强与外界的信息化交流,转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注重加强教学多元化,主要包含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应提高对英语教学的认知,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在素质教育改革下倡导文化素质教育,确保英语教学中能将文化渗透到其中;二是,加强大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院校间交流等形式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充分发挥生态文化教学的作用;三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的英语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很少有实践机会,为避免英语教学内容过多地局限于课本内容,教师应注重将英语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如通过组织英语社团、开展英语辩论赛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将中华文化有效融入。在开展文化活动时,应以宣传中华文化为主体,注重英语教学与生态文化的结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意识,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继承的基础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此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缺失现象起到足够重视,国家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为高校英语教学指明正确方向,提升大学英语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帮助学生在锻炼口语的同时,有效解决学生对中华文化缺失的问题。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结合自身语言优势,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在生态课堂的指引下,建立起互动、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这不仅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同样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因此我们应从全新的角度来探究大学英语生态文化教学,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失衡与对策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起良好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摘要】制度的存在与其背后蕴涵的伦理存在相适应。市场经济蕴涵着诸如交换或契约信用制度伦理、竞争制度伦理和分配制度伦理等丰富的伦理要索。同时,市场经济制度以其对效率与公平价值的追求,以及坚持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的伦理取向而显示出与其它制度伦理小同的伦理特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

    1 高校大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意识不断的增强,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与改革压力,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知识型人才逐步转变为发展全方位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校中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利用英文报刊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44-0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人获取信息、提升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各种积极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各种因素,尝试剖析各种因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 J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60-2 一、加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意义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面向一般中、小学校或一些艺术培训中心等机构,且大多数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