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语文朗读教学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

sansa2025

  语文朗读教学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126-01

  在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当中,朗读教学被证实为一种性质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通过朗读,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外化的声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语文教学内容,汲取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对于文章的感知能力,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实现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积淀的共同提升。

  一、语文朗读教学困境初探

  在实践教学中,经过多年改进和教师不懈努力,语文朗读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积累了很多先进经验,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根据多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经验,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点:

  1.教师朗读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朗读教学环节中,很多老师提前准备工作不足,对于课程教学没有吃透拿准,教学目标上左右摇摆,不仅难以准确把握教学走向,很多时候也让学生无所适从,造成了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也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开展朗读教学,很多老师将本来要留给学生的朗读时间,都放在了内容的讲解上,同时也很少有文化上的渗透和沟通,对学生的反馈掌握的并不及时,也让课堂呈现了空洞乏味的感觉,也没有留给学生时间去朗读相关内容。

  2.朗读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教师所有的课堂表现,都来自于其内心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思想方面,很多老师的观念都十分老旧,并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也不认真研究教师教学方式,也不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用很陈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理念绑架课堂,导致了学习效果的不理想。

  3.朗读教学流于程式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在语文朗读教学中,也应该体现出这样的改变。所以,在很多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很多老师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不断利用新兴事物和新兴技术进行创新教学,这当然是在教学中的可取之处,但是很多老师让这样的创新流于一种形式,从真正的利用,变成了单纯的追求,不但没有起到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反而使整个课堂陷入混乱状态,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语文朗读教学对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意义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一种相对主观化的教学内容,朗读教学本身强调的就是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在开展朗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和个性化的课文解读,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朗读过程当中,融入自己的理解,提升个性化培养的目的[2]。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当中,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千人一面,学生在固定的阅读教学模式下,很难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自我感受和理解。开展朗读教学,可以通过强化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的课文解读,提升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说,小说《孔乙已》作为一篇经典文章,其蕴含的情感和精神是丰富多样的,对于主人公孔乙己,可以进行多样化的解读,在开展这篇文章的朗读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表达自己对于孔乙己这一悲剧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个人、环境、社会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个性化认知体系。

  在语文朗读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教师通过课程设计和把握,为学生创造个性化阅读平台,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个人展示等环节,提升学生朗读兴趣,再通过个性化的点评,提升课堂参与度,为学生留足时间,开展朗读训练。在语文阅读环节,要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朗读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度[3]。

  三、开展朗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朗读存在着诸多困难和诸多障碍因此,在开展语文朗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强化引导,帮助学生正确阅读课文,并通过朗读精准把文章中的内容与含义[4]。在朗读的过程当中,不是单纯的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而是要在朗读的过程当中,深刻领会文章含义,特别是文中所蕴含的人文道理,真正实现语文知识入脑入心。

  在朗读的过程当中,不单单是要强调朗读的熟练程度和发音标准程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作者在写出文章时候的内心思想,提升学生对语文课文的感知度和代入感,通过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文章是有生命和温度的,有着特别的生命力和人文价值。在开展朗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朗读不是简单的诵读文章外在文意,而是要通过朗读,感知其中的情感内核。在开展朗读之初,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的方式,多搜集一些资料进行课前预习,对于语文朗读材料发生的社会和历史背景有一定程度的把握,提升语文学习水平[5]。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朗读的过程既是了解课本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吸收过程。运用朗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语文世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感知文字魅力,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在开展语文朗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强化引导、创设情境,要从教学实践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化“生本理念”指引,突出朗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的作用,通过组织朗读活动和朗读竞赛,提升朗读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程度,切实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语文朗读教学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作用 学生干部主要由学生中的优秀者和先进者担任,和普通学生相比,这类学生更具有奉献精神,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强,因此,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学生干部都能...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英语级考的现状 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教育部高教司于1998年开始启动了“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但随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一、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代背景。大学生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创业主力军,之前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偏低,麦克思研究院2015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得出,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虽然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2%,2013年的2.3%...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多媒体教学在民族学生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34-01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农业类(如植物保护、园艺、森林培育、生物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生物化学被认为是...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比较低,倾听能力也不成熟,在当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中存在倾听能力发展不均衡、缺乏主动倾听的能力、倾听习惯差,并且欠缺批判倾听能力,这些都阻碍着学生倾听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呢?...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1 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生源情况复杂,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高中毕业生经过三年系统学习,基础相对牢固。但是由于在高中应试阶段,教师在课堂中更加注重语法、阅读、听力及写作的练习,忽略了口语方面的教学。中职和技校的毕业生基础则十分薄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