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校企融合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sansa2025

  校企融合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a)-0217-02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截止2014年,高职院校1327所,年招生近320万人,在校生超过1000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高等教育47%和40% [1]。在学生专业教学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职教理念日臻完善。但如何校企融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成为摆在所有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该文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校企融合共同育人为切入点,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一些方法。

  1 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核心,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基础,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学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与国家、企业、社会需求零对接的学生素质教育“五化”体系(工作体系化、教育课程化、活动项目化、文化企业化、服务网络化),形成和完善具有带动作用的全员覆盖、全过程渗透、全方位展开的校企合作共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模式。

  2 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主要建设内容

  2.1 优化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运行体系

  (1)建立校企融合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机制。建设“人才共育、标准共设、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基地共建”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机制,成立综合素质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邀请行业、企业等校内外专家担任委员会成员,对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评价及考核办法、年度工作计划、校企共建方式等进行决策。

  (2)构建人人育人、课课育人、处处育人的“大思政”[2]工作格局。改革思政课成绩评定方式,形成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学生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测评体系。以企业用人需求为标准,细化量化每个岗位、每节课、每个地点的育人职责、育人目标和育人方案。

  (3)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建立综合素质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以综合素质教育与企业和社会需求对接为原则,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职业需求,分专业群分年级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建立实时、动态的网络测评平台,及时反馈学生综合素质现状。测评结果与学生择业、就业紧密联系,充分发挥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导向功能。引入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和第三方评价,建立综合素质教育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2.2 开发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较多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培养都是采取课外活动形式,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需要从制度层面、工作层面进行规划。首先要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和《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其次要完善教材体系,要组织编写《综合素质教育系列教材》。形成具有学院特色、专业特色、企业用人单位特色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将综合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构架,综合素质教育课程进入学生课表,在年度预算中拨付专门资金予以经费保障。

  2.3 创新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载体

  (1)开展“三百”工程,形成校企融合的校园文化。实施百家企业进校园,建立100家主要用人单位企业文化展示区,引导学生增加对企业文化、就业岗位和企业用人标准的了解和认同,强化职业意识。实施百位导师进校园,以“双导师”建设为基础,聘请100位优秀校友、企业精英担任学生导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合个体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指导,助推学生取得职业成功。实施百项文化进校园,每年举办企业文化论坛、创业者论坛、名师学者论坛、成功论坛、学子论坛等讲座100场,多维度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企业文化。

  (2)依托主题教育活动,夯实综合素质教育基础。开展“品牌引领人生”大学生文明修身、“春华秋实”学风建设、“梦想起航”大学生创新创业、“阳光人生”心理健康、“诚信感恩、我和我的祖国”核心价值观、“我爱我家”宿舍文化、“关注就业关注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教育,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活动平台。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成立创新创业教研室,建设双创导师库,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构建“234N”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和创业两项能力,学校、企业、社会3方联动,合作搭建课堂学习、课外拓展、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实验室4个平台,开展SYB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N)学习实践活动。

  (4)建设富有企业特色的宿舍文化,营造职业素养氛围。在宿舍工作中推行8S企业管理模式[3](“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建设宿舍企业文化展示区,开展“一方四线五不”文明达标宿舍建设。通过宿舍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方向感、急迫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强化宿舍服务育人功能,切实发挥宿舍文化育人作用。

  (5)实施“榜样的力量”引路工程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动力。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加强在校各类优秀学生的挖掘、报道,加强优秀校友成功案例收集和宣传,以榜样激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成长成才。

  2.4 建设综合素质教育专兼职队伍

  (1)全面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按1∶100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外兼职班级导师,按1∶50聘请校内专业骨干教师担任学生班级导师,指导学生树立职业认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参与科研项目、科技创新和各类竞赛活动等,全面提高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2)建设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立辅导员职称单列工作机制,为辅导员职称晋升创造条件,为稳定辅导员队伍提供制度保障。建设特色成长辅导室、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心理咨询、职业礼仪、就业指导等辅导员团队,提升教育学生、服务学生专项能力。

  2.5 丰富综合素质教育网络手段

  要加强互联网综合素质工作网络建设,全面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网络化建设,建设学生综合素质教育APP平台,构建“学院――职能处室、系部――班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网络体系,加强学生互动社区(校企、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导师间、学生间的互动)、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及移动客户端)建设,搭建师生之间实时、有效的沟通新途径和数字化的综合素质教育新平台,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综合素质教育。

  校企融合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探析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定义和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传统单一的知识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主流。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也要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学...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49-03 伴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延伸的趋势,中国社会受文化多元和价值多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人们收获了物质的丰饶和富足,另一方...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意识状况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正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意义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授之以渔:浅谈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富尔曾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需要, 更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学生自学能力的...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一、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 可以利用分组教学的模式来开展体育教学。在一个小组中,一部分对体育锻炼不主动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带动影响下,就会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我们还可以在小组中采用竞争模式来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为了集体荣誉,有些锻炼不...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四种方法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有一种潜在的语言感悟能力,即语感。语感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和积累文学知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文章语言表达情境和深层情感的能力,因为语感是语言运用能力和...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