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校企融合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sansa2025

  校企融合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a)-0217-02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截止2014年,高职院校1327所,年招生近320万人,在校生超过1000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高等教育47%和40% [1]。在学生专业教学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职教理念日臻完善。但如何校企融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成为摆在所有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该文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校企融合共同育人为切入点,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一些方法。

  1 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核心,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基础,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学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与国家、企业、社会需求零对接的学生素质教育“五化”体系(工作体系化、教育课程化、活动项目化、文化企业化、服务网络化),形成和完善具有带动作用的全员覆盖、全过程渗透、全方位展开的校企合作共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模式。

  2 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主要建设内容

  2.1 优化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运行体系

  (1)建立校企融合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机制。建设“人才共育、标准共设、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基地共建”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机制,成立综合素质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邀请行业、企业等校内外专家担任委员会成员,对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评价及考核办法、年度工作计划、校企共建方式等进行决策。

  (2)构建人人育人、课课育人、处处育人的“大思政”[2]工作格局。改革思政课成绩评定方式,形成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学生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测评体系。以企业用人需求为标准,细化量化每个岗位、每节课、每个地点的育人职责、育人目标和育人方案。

  (3)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建立综合素质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以综合素质教育与企业和社会需求对接为原则,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职业需求,分专业群分年级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建立实时、动态的网络测评平台,及时反馈学生综合素质现状。测评结果与学生择业、就业紧密联系,充分发挥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导向功能。引入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和第三方评价,建立综合素质教育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2.2 开发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较多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培养都是采取课外活动形式,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需要从制度层面、工作层面进行规划。首先要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和《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其次要完善教材体系,要组织编写《综合素质教育系列教材》。形成具有学院特色、专业特色、企业用人单位特色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将综合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构架,综合素质教育课程进入学生课表,在年度预算中拨付专门资金予以经费保障。

  2.3 创新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载体

  (1)开展“三百”工程,形成校企融合的校园文化。实施百家企业进校园,建立100家主要用人单位企业文化展示区,引导学生增加对企业文化、就业岗位和企业用人标准的了解和认同,强化职业意识。实施百位导师进校园,以“双导师”建设为基础,聘请100位优秀校友、企业精英担任学生导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合个体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指导,助推学生取得职业成功。实施百项文化进校园,每年举办企业文化论坛、创业者论坛、名师学者论坛、成功论坛、学子论坛等讲座100场,多维度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企业文化。

  (2)依托主题教育活动,夯实综合素质教育基础。开展“品牌引领人生”大学生文明修身、“春华秋实”学风建设、“梦想起航”大学生创新创业、“阳光人生”心理健康、“诚信感恩、我和我的祖国”核心价值观、“我爱我家”宿舍文化、“关注就业关注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教育,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活动平台。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成立创新创业教研室,建设双创导师库,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构建“234N”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和创业两项能力,学校、企业、社会3方联动,合作搭建课堂学习、课外拓展、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实验室4个平台,开展SYB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N)学习实践活动。

  (4)建设富有企业特色的宿舍文化,营造职业素养氛围。在宿舍工作中推行8S企业管理模式[3](“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建设宿舍企业文化展示区,开展“一方四线五不”文明达标宿舍建设。通过宿舍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方向感、急迫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强化宿舍服务育人功能,切实发挥宿舍文化育人作用。

  (5)实施“榜样的力量”引路工程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动力。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加强在校各类优秀学生的挖掘、报道,加强优秀校友成功案例收集和宣传,以榜样激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成长成才。

  2.4 建设综合素质教育专兼职队伍

  (1)全面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按1∶100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外兼职班级导师,按1∶50聘请校内专业骨干教师担任学生班级导师,指导学生树立职业认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参与科研项目、科技创新和各类竞赛活动等,全面提高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2)建设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立辅导员职称单列工作机制,为辅导员职称晋升创造条件,为稳定辅导员队伍提供制度保障。建设特色成长辅导室、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心理咨询、职业礼仪、就业指导等辅导员团队,提升教育学生、服务学生专项能力。

  2.5 丰富综合素质教育网络手段

  要加强互联网综合素质工作网络建设,全面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网络化建设,建设学生综合素质教育APP平台,构建“学院――职能处室、系部――班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网络体系,加强学生互动社区(校企、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导师间、学生间的互动)、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及移动客户端)建设,搭建师生之间实时、有效的沟通新途径和数字化的综合素质教育新平台,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综合素质教育。

  校企融合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作用 学生干部主要由学生中的优秀者和先进者担任,和普通学生相比,这类学生更具有奉献精神,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强,因此,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学生干部都能...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英语级考的现状 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教育部高教司于1998年开始启动了“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但随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一、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代背景。大学生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创业主力军,之前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偏低,麦克思研究院2015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得出,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虽然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2%,2013年的2.3%...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多媒体教学在民族学生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34-01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农业类(如植物保护、园艺、森林培育、生物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生物化学被认为是...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比较低,倾听能力也不成熟,在当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中存在倾听能力发展不均衡、缺乏主动倾听的能力、倾听习惯差,并且欠缺批判倾听能力,这些都阻碍着学生倾听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呢?...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1 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生源情况复杂,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高中毕业生经过三年系统学习,基础相对牢固。但是由于在高中应试阶段,教师在课堂中更加注重语法、阅读、听力及写作的练习,忽略了口语方面的教学。中职和技校的毕业生基础则十分薄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