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论

sansa202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论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竞争变的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变得复杂,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情绪病已经成为了困扰越来越多人的问题。对于在校大学生,除了具有以上问题外,还有许多具有自身特色的特殊问题。有些人可能只有一种问题,但有些学生可能会同时产生几种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后,很多学生会产生消极、迷茫等情绪,如何帮助他们降低由上述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适应当前环境,预防情绪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现在各高校迫切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较为突出的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高校录取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对于专业的要求,部分学生由于专业调剂原因被调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从而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其次,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截然不同,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及时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地域差异,在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上难以适应,由于环境的不适应导致心理的不适应;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现实与理想的落差。除此之外,大学生在青春期,由于恋爱也会产生一系列的情感问题;还有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这些也都是需要关注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首先,高校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足够重视,应当在学校树立起“全员育人”的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不单单是由某些专职教师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形成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专业任课教师、辅导员老师、班级内学生心理健康观察员组成的全方位、多梯度的心理健康教育梯队,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与心理咨询相结合、与各门学科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教师队伍的心理素质提高相结合,真正形成全校参加、系部动员、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格局。

  2.建立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中心的发展性教育模式

  所谓发展性教育模式,就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面向所有学生,以最普遍学生群体中的共同问题作为教育突破点,对于其他少数特殊学生予以兼顾,给予个别指导。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时时渗透在大学生活的整个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也应由传统意义上的心理问题的防治进一步延伸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3.重视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具有沟通优势。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越来越年轻化,许多辅导员都是应届毕业生,作为刚走出校园的工作者在很多方面与在校大学生很接近,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这种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辅导员更好地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另一个角度,年龄大的辅导员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面对过的情况多样,在突发问题前能更冷静的处理好问题,同时根据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一套与学生沟通的独特方法。在高校生活中,提高学生对辅导员的信赖,可以提高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性以及互动性,当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问题时,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征求意见。从而避免问题的发生。

  其次,具有信息优势。辅导员要在方方面面关心和指导学生,从生活、感情到学业、就业。在日常的接触过程中,辅导员要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情感状况、人际关系和谐程度以及对大学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辅导员通过日常工作中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要特别留意学生目前的的思想和心理动态,成为能够最先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人。从而,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预防心理疾病的出现。

  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论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往往习惯性的归结为“思想问题”,其教育形式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而忽略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高校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的理念和知识,首先应该从担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政教师入手,并注重心理健...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的必修课,它以培养学生优良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传授心理知识、培养心理品质为内容的专门课程。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172-01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是实现国家长盛不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大学生又处于一个叛逆期,在他们的心理不断走向成熟的过...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问题的研究

    我国高校迅速发展的二十年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平稳度过挫折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高校应该在原有的心理教育基础上积极改革,不断探寻新的发展,迈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高峰。...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策略分析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然而,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状况却不容乐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曾做过一项调查:近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存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人际交...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二元四级”网络体系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98-01 目前高校心理咨询的范围主要集中在障碍性咨询方面,主要针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咨询治疗,适应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相对缺乏,...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