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研究

sansa2025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研究

  0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各类学校不断扩招,导致生源质量普遍下降,这一点在高职院校表现的尤其明显,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还能为高职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清楚的认识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是目前高职教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1.1 高职教师对学生管理工作认识不充分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队伍中普遍缺乏专业能力强、管理观念先进的高素质管理者,管理观念相对落后,难以将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但是,与此同时,和高等院校一样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过分重视科研工作,高职教师的科研成果取得了飞跃的发展,而学生管理工作却做得不到位,甚至流于形式,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2 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高职学生在高中期间大部分都是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被老师忽略的那一部分,甚至在心理方面也出现了问题。因此需要高职教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高职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注重用学校既有的规章制度来要求学生,缺乏实践性,不能真正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更不能帮助学生有效解决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导致了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下降。

  1.3 网络环境给高职学生管理带来困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学生可以随意自主的去浏览网络上的资源。高职学生思维活跃,不愿意受制度的约束,自控能力差,渴望自我提高,于是在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中,既满足了自身对知识的需求,又满足了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可以随意浏览内容、发表言论等。然而我们在看到网络的优点的同时,也要关注它的负面影响。许多高职学生沉迷在网络游戏美其名曰是为了减少学习压力,甚至导致荒废了学业。这给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2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方向及对策

  2.1 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都是以行政管理的模式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强调制度性,但是效果不太理想,甚至造成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制度化的学生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首先,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观念,鼓励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对于学生提出的关于学生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研究并及时做出积极的回应,对于提出好的实用性的建议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使学生管理工作更能让学生接受。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能够站在学生角度想问题,从而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另外,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可以组织一定比例的学生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将学生服务、宿舍管理、社团活动以及管理条例、行为准则等都纳入到组织管理的范围之内,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必须职责分明,分工细致,完善学生组织机构建设,从而辅助学生工作部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然后,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学生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也是高职学生群体中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无私的为广大同学提供服务和帮助。学生干部和广大学生接触最频繁、最直接最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因此,要积极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辅助作用,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2.2 因材施教,注重人性化管理

  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联系学生的发展实际,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和针对性辅导,以欣赏的眼光去教育他们、管理他们、鼓励他们,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自由发展的平台。此外,对于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高职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资源。并且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教学管理。

  2.3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高职学生由于中学期间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再加上处于成长年龄的过渡期,叛逆心理严重,也容易出现自卑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高职教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首先,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发现学生思想上的变化和问题,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其次,对少数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倾向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关心,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疏导,情况较为严重的可与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取得联系,共同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此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懂得如何与人沟通相处,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3 总结

  在新时期,高职院校要想切实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改进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因材施教,注重人性化管理,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此外,还要提高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进而促进学的管理工作的高效化。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院校学生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因此利用考试对学生进行检验十分必要,然而传统的考试方式给教师带来很大的负担,耗时长,工作量大,教师容易疲惫不堪,同时对于学生来说纸质的试卷也比较耗时,而在线考试具有高效、实用的特点,...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探索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荐,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在学生管理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和矛盾,提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职院校以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的研究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独特的模式特点与培养方向。通过党建工作的展开,可以对于教育发展道路起到有效的适应与调控。 一、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的实质关系 (一)党建工作从思想上促进学风的培养...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意识与和谐班级文化的建设基点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本身是非物质的,但是客观的事物一旦沾染了意识便体现了人类的文化属性。意识,作为一种主体文化的反应,本身带有个体的主观性,但个体意识一旦汇集在一起便具有了文化的特性而成为客观存在。文化和意识同样赋予了教育以特殊的内...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学生不良行为类型、表现及其特点

    高职学生不良行为是指违反校纪校规、违反公认的社会道德规范,给自己、他人、学校管理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行为。为了促进高职学生的发展,提升学院学生管理水平,就必须对高职院校学生不良行为进行研究。 1 高职学生不良行为分类...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高职院校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得到关注是因为其不但具有审美功能,也具有认知和教育等功能。艺术作品功能不能单凭作品体现,还要通过艺术鉴赏才能完成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教育领域,艺术鉴赏成为重要教育手段,对专业人才教育起到重要影响。在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培养...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