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对当前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评析

sansa202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器乐已成为人们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环。为此,家长为孩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取得的成效是:第一,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音乐人材;第二,为下一代提供和拓宽了升学与就业的机会和道路;第三,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学内容全盘西化,很难看到使用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教材,学生只会演奏这些教材中的部分章节,只知道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等……除了这些教材之外,不知道我们民族还有很多值得骄傲的音乐文化遗产。这样长期下去,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学生不会演奏自己民族的音乐作品。

  在强调民族性的同时,我们并不否认西方传统音乐文化教材是西方一代代音乐家为后人留下的音乐文化精髓,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去学这些优秀的人类智慧结晶,但同时应注意逐步做到洋为中用,融会贯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和提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更要把它溶化进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血液之中,从而丰富我国的音乐文化,进而繁荣世界音乐文化。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论我国中小学生闲暇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在“中国梦”的道路上,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在不断增加。据《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总报告》统计,整体上中国公众普遍享有国家法定假日全年为 114 天。学生和教师,加寒暑假全年约160天,但是应试教育影响已使中小学生丧失了闲暇时间与闲暇教育,对中小...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我国中小学生对于多声部音乐的审美习惯

    一、多声部音乐的美学特征 自然界的声音中,有一些比较和谐悦耳的音响,比如:潺潺的流水声、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等等,这些声音在被人们的耳朵接受后,从心理上会感到舒适、动听。为何人们会觉得动听舒适呢?这是由于这些自...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