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民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和谐关系研究

sansa2025

  民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和谐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民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和谐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随机对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总分3.74±0.52,30.69%的大学生比较和谐,61.16%的大学生在不确定到比较和谐之间,8.15%的大学生心理不和谐;主观幸福感总分为4.70±0.83,民族差异不显著,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心理和谐”理念,罗鸣春教授提出心理和谐是个体的心理平衡状态及其调适过程的“四和一调适”理论构想:与自然和谐(天和) 、与社会和谐(地和) 、与他人和谐(人和)、与自我和谐(己和);自主调适是实现和谐的基本方式[1]。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于是否幸福的主观感受,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之一。已有研究表明,提高主观幸福感,可以促进心理和谐[2]。目前国内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和谐关系的实证研究很少,且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研究匮乏。鉴于此,笔者对民族高校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以云南民族大学4年制在校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80份,回收率为96.0%,剔除无效问卷14份,得到有效问卷466份,有效回收率为93.2%。

  1.2 方法 问卷调查法。所用量表:(1)民族地区成年人心理和谐量表(MHS-EA)罗鸣春根据心理和谐“四和一调适”理论编制而成,包括己和、人和、地和、天和、调适5个维度;该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供成年人心理和谐研究和实践应用[1]。(2)主观幸福感量表(SHS) Lyubomirsky和Lepper发展了对个体快乐或不快乐进行总的主观评断的主观幸福感量表,适用于跨文化的总的主观幸福感测量[3]。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民族方面:汉族大学生265人(56.9%)、少数民族大学生201人(43.1%);性别方面:男生234人(50.2%)、女生232人(49.8%);年级方面:一、二、三、四年级人数分别为139人、124人、105人、98人;平均年龄20.27±1.39岁。

  2.2 民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和谐情况(表1) 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总分为3.74±0.52,处在不确定到比较和谐区间,其中3分以下即不和谐的38人(8.15%),3~4分即不确定到比较和谐的285人(61.16%),4分以上即比较和谐的143人(30.69%)。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谐总分为3.71±0.53,汉族大学生为3.76±0.51,差异不显著。主观幸福感总分为4.70±0.83,其中汉族大学生为4.74±0.81,少数民族大学生为4.65±0.86,差异不显著;男生主观幸福感总分为4.60±0.88,女生4.80±0.77,差异显著(t=2.582,P

  表1 不同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谐得分与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 )

  2.3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和谐相关性分析(表2) 民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与心理和谐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且相关极其显著(P

  表2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和谐的相关(r)

  3 讨 论

  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总体处在不确定到比较和谐区间,比较和谐的大学生仅占30.7%,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61.2%的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在不确定到比较和谐区间,这部分学生是民族高校心理和谐建设的重点;另有8.2%的学生心理不和谐,需要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给予这部分群体更多的关注,防止他们转化为影响校园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群体。研究发现,民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分为4.70±0.83,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性别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子,女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因此民族高校管理部门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对于男同学群体应给与更多的关注。研究发现,民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和谐得分显著正相关(P

  民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和谐关系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论民族高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党员队伍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137-03 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是少数民族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佼佼者。他们将会成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骨干人才、也将...

    sansa2025未命名
  • 民族类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作者简介:郭敏(1984- ),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实习员,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的研究工作。...

    sansa2025未命名
  • 民族高校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2016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增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可见,消费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消费依据消费者偏好决定,消费者偏好因人而异,为了了解民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笔者专门在图书馆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了大学生的消...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