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中国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sansa2025

  “中国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梦想是激励人们前行的精神动力,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汇聚到一起,就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习近平同志的讲话,道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为团结和凝聚中国人民建设美好未来指明了方向。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将中国梦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当中,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1、中国梦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

  理想信念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为基本内容的中国梦,正是历代中华儿女孜孜不倦一致追求的最高理想信念。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能够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感、自信心和豪感,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有利于大学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长远发展。

  2、中国梦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动力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绝大多数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高度认同,但也存在一些大学生受不良社会思想的影响,存在对社会主义缺乏信心、集体观念淡薄、信仰功利化、崇尚西方式民主等突出问题。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但是他却成长为一名忠诚的、杰出的共产党员,一名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并当选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之一。其实,钱学森并不是没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他接受的是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教育让他拥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高尚的道德质量,有了这个基础,他就很容易的主动的接受和自觉的选择更高层次的政治信仰[3],选择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我们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并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其基本内容就是要求大学生要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国家,爱这个国家的人民,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拼搏奋斗的雄心壮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为基本内容的中国梦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

  二、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选择

  1、将理论宣传和实践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实践引导的作用

  理论宣传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党的理论最迅速最广泛同人民群众见面的基本途径,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梦的提法和内涵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对于大学生追求报效社会、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激励作用明显,理论宣传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仅仅是理论上的宣传而没有生活中的实践,难免会流于形式和口号,不容易对大学生的人格成长产生深远和长久的影响,在理论宣传的同时,加强实践引导成为必然的要求。“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一种转换器,……将人的理想存在转化为一种现实存在。”[4]在大学生群体中,将中国梦具体化为一个个小的实践目标,通过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完成每一个小目标,无数个小目标的一个个实现,距离中国梦这个大目标的实现也就越来越近。

  2、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存在类型上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突出、系统性强、便于实践操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也可能会使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施教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之中,受教于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之中,贴近人们的社会生活,它的开展不为特定的时空所局限,具有渗透性、生活性、开放性、潜隐性等独特品性,[5]可以成为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资源,发挥长久的效应。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将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既要通过课堂教育、校园宣传等显性手段直接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全面的宣传中国梦理念,让学生深刻领会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也要通过运用知识竞赛、学术征文、隐性课程等各类校园资源,采取比较含蓄、隐蔽的形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青年学生在有意无意间受到触动、震动、感动,提高其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和行动力。

  3、将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

  21世界是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信息资源凭借其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信息量大的优势,对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不仅要发挥传统教育方式的优势,更要注重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利用网络教育主体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强的优势,在互联网上广泛而深入的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网络舆论,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中国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起良好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摘要】制度的存在与其背后蕴涵的伦理存在相适应。市场经济蕴涵着诸如交换或契约信用制度伦理、竞争制度伦理和分配制度伦理等丰富的伦理要索。同时,市场经济制度以其对效率与公平价值的追求,以及坚持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的伦理取向而显示出与其它制度伦理小同的伦理特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

    1 高校大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意识不断的增强,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与改革压力,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知识型人才逐步转变为发展全方位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校中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利用英文报刊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44-0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人获取信息、提升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各种积极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各种因素,尝试剖析各种因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 J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60-2 一、加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意义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面向一般中、小学校或一些艺术培训中心等机构,且大多数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