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试论大学生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sansa2025

  试论大学生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由于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发生了碰撞和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人们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也在不断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相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所以,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探索新教育规律,从而对大学生进行引导,确保其健全人格以及良好心态。

  一、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是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对大学生政治教育造成影响。

  (一)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形式化的特点。虽然当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对思想教育的相关工作加以重视,可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之中太过于重视形式,没有使这一工作得到良好落实。近些年来,因为高校不断扩招,生师比不断增加,使得思想教育工作具有了较大的难度。与此同时,我们从客观的角度说,对于大学生来说,其思想教育工作在依赖于高校的督促之外,还要有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可是实际上,整体性的教育工作还没有形成。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之中,理论课的具体效果不怎么理想,同时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教材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滞后现象,此外,教师具体的教学能力还要进一步提升。

  (二)教育模式呈现出机械化的特点。在思想政治课程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一定的沟通机制,实际教学过程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模式,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没有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课堂上的主体仍然是教师,这种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且没有什么良好的效果。

  (三)知识教育和政治教育之间没有进行融合。从实际情况看,知识教育以及政治教育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虽然它们之间有差异,可是其联系也是密切的。从我国高校教育的情况看,知识教育以及政治教育之间被分离开来,成为了两个部分,两者之间的平衡性也被破坏,呈现出重视知识教育而轻视政治教育或者是重视政治教育而轻视知识教育等状况。

  (四)对于大学生的相关政治教育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合力。首先,学校以及家庭和社会等方面还没有形成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其次,在高校中,思想政治的相关理论课教师以及哲学社会课的教师还有各门课程的教师都承担着一定的德育职责,没有形成一个发挥其德育功能的相关机制,系统教育的相关力量还较为薄弱。再次,高校之中的三育体系还不完善,无法将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五)高校中的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还不太稳定。当前,高校中的政治教育相关教师队伍不具备专业化以及专职化的特点,经常有教师中途转行,其思想不稳定,用心不专一,流动性也比较大,对德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提升教育效果的对策

  (一)原来的管理体系比较单一,要对其进行改变。学校要将其主导地位发挥出来,在教学活动或者是实践活动之中要和社会以及家庭之间做好沟通工作,将学生、教师以及家庭和社会这一全方位的体系建立起来,使政治教育的相关管理体系实现网络化,确保这一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在各方资源共同影响的基础上,使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从内部一直延伸到外部,使教育实现全民性,确保政治教育工作的充实和饱满。

  (二)对专业教育以及政治教育被割裂开来的状况进行改变。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体,不管是政治教育教师还是专业知识的相关教师,都要对学生做好政治教育工作。所以,高校要对教师加以培养,不只是对其专业知识加以培养,同时还要对其怎样应对教书育人加以培养,使普通教师认识到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能使思想教育的相关工作成效得以提升,另外还能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从而使学校中的文化内涵得以提升,使学校中的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对原来的课程体系进行改变。原来的课程体系比较单一,学校要根据大学生个性特点,利用课堂或者是讲座和其他学生喜欢的形式,使学生对各种思潮以及学说还有思想流派和意识形态等的发展变化和特点进行了解和认识,这样学生就能主动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身具有的优越性,自觉对社会主义的各种核心价值观进行践行。

  (四)对教师形象进行改变。以前,大多数的教师一般都是古板教条的形象,拥有成熟心态以及幽默开朗性格的教师会更瘦学生的欢迎,容易渗入到学生群体之中,能够顺利开展学生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板起面孔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真正树立起教师的尊严,也不能使大学生得到正面教育,因此,要对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把握,对教师角色进行正确定位。

  (五)对从上到下这种被动教育模式进行改变,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同伴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和其他同学之间的相处时间要比和教师相处时间长,受到同学的影响要比教师影响大,所以,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班级以及宿舍之中和同学之间进行思想交流,教师可以间接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和提高,让思想教育这一工作可以在学生的内部得以开花和结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中的教育人员要对大学生进行指导,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光荣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任务是艰巨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一定要提升政治教育的具体工作水平,对教育改革进行深化,不断创新,给我国高校的相关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试论大学生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作用 学生干部主要由学生中的优秀者和先进者担任,和普通学生相比,这类学生更具有奉献精神,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强,因此,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学生干部都能...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英语级考的现状 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教育部高教司于1998年开始启动了“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但随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一、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代背景。大学生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创业主力军,之前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偏低,麦克思研究院2015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得出,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虽然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2%,2013年的2.3%...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多媒体教学在民族学生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34-01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农业类(如植物保护、园艺、森林培育、生物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生物化学被认为是...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比较低,倾听能力也不成熟,在当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中存在倾听能力发展不均衡、缺乏主动倾听的能力、倾听习惯差,并且欠缺批判倾听能力,这些都阻碍着学生倾听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呢?...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1 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生源情况复杂,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高中毕业生经过三年系统学习,基础相对牢固。但是由于在高中应试阶段,教师在课堂中更加注重语法、阅读、听力及写作的练习,忽略了口语方面的教学。中职和技校的毕业生基础则十分薄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