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sansa2025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43-01

  当前是科学与技术革新更加深入的时代,是竞争更加激烈、变化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层出不穷的社会。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有关专家也认为:"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也就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但就目前教学的实际 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对中学生来说,头脑中旧的表象很少,展现书本知识发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在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仍存在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仅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视设计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以相应的创新思维的熏陶,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动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重视在教学中再现前人是如何创造、发明的,让学生在前人走过的轨迹上,经历失败和成功的磨砺,体会创造成功的喜悦。例如牛顿在伽俐略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牛顿三大定律,各种原子模型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等内容中突出科学创新思维的教育,并逐步渗透如理想化的方法、模型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等,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建立物理模型,学会根据现象或事实进行科学推理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悟,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创造能力。

  2.巧设质疑,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学始于思,恩始于疑","疑"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学中,善于结合教材,通过学生阅读和思考问题,可以由教师置疑,更可以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促使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改变其被动接受状态。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和物理教育家韦斯科夫说:"科学的目的是发问,问如何和为什么。"教师的作用不是讲得学生没有问题可问,而是要善于培养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并着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才是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学习的停止,科学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科学的止步。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教师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质疑。置学生于新旧知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个人经验与科学要领的矛盾冲突的旋涡中,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调动质疑意识,产生思维动势。

  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已学的知识和一般推理方法,适时地引导、点拨,当发现学生与前人或科学家有相似或相近的思路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极有价值的思维方法。然后剖析学生的思维过程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提炼其中与教材要领和实际相符的思维方式。通过去伪存真引出结论,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实在在,认识到探索与研究的真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当学生体会成功的同时,会大大增强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激发新的求知欲望,诱发新的创新动机。

  3.优化实验教学,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在物理实验中,不仅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物理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间接测量的实验方法,"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测量微小量的"叠加法"、"替代法"和"比较法"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实验。学生实验等内容),通过各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问,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作为铺垫。设计问题时要充分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有所"创新"地解决问题。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故障的排除及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的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为了使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化,教师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系列的探索实验,并把实验内容和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使创新能力和物理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

  4.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研究性学习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设置的新的课程计划,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功能。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几乎所有的课题研究,首要的一步收集信息资料,有的从图书馆获取资料,有的从网上获取信息,有的采访专家,有的编写问卷调查表,有的通过实验获取数据,第二步是处理信息资料,或作出统计。或制成图表,第三步就是加工信息资料。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尽力为学生营造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愿我们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培养更多的创造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 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益处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初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同时也是学好初中物理的前提。初中物理教师...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初中物理教学应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是初中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必须重视起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加强学生的品质培养,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物理中获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对其日后的成长有...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学习物理这门学科时,兴趣是第一位。一旦学生缺乏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不会主动思考问题,也不会主动学习物理这门学科。为此,初中生物教师需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自主学习。 一、重视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对科学的兴趣,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身为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sansa2025未命名
  •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114-01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学习物理中需要大量的实验进行观察才能了解物理知识点的来历。物理学科的知识点都是日常生活中得来的,目前,大...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4-0157-03 培养学生的物理语言表达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适应物理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一、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内涵...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