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之语间干扰效果分析

sansa2025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之语间干扰效果分析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课题名称:高职院校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之语间干扰效果分析。课题编号:GG0255。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99-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也实现了全面的发展与提升。对于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不仅是对其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其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才能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合理的处理语间干扰问题,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与效率,是现阶段各大高职院校所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语间干扰”的概念与主要表现

  (一)“语间干扰”的概念

  我们所说的“语间干扰”,通常情况下指的是人们在进行外语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母语与外语之间所存在的用法以及词意等的差异,而对外语学习所造成的阻碍与干扰。

  (二)“语间干扰”的主要表现

  “语间干扰”在英语学习上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的方面,其中一个指的是不同的民族之间,对于同一个现象或者同一个事物所存在的不同理解与不同认知,导致其所出现的同一喻体的联想差异。第二种则指的是不同的民族之间,对于同一意义或者同一现象所存在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下面,本文就分别针对这两个方面,来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之语间干扰效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二、同一喻体的联想差异

  我们在进行实际的英语学习时不难发现,英语与国语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其对于事物的表达形式上。简单来说,如果同一事物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就等会导致其在进行语言描述时产生巨大的差异,甚至会出现与之截然相反的联想比喻。例如,在英语中,“chicken”通常会被用来形容“无能为力”或者“懦夫”,而在美国的俚语中,“chicken”则更多的是被用来形容“男妓”或者“男同性恋”,但是在中文中,“鸡”这个词却没有这种喻意。再比如,英国人说/He is a wolf.0通常指的是“他身强力壮”,美语则意指“他是色狼”,而中国人说“他是一只狼”,多半指他豺狼成性。在英语中,“dog”通常会被人们形容成能够令人感觉到喜爱的宠物,所以英国人喜欢用“lucky dog”来形容“幸运儿”,但是在中文中,“狗”这个字却更容易让人联想到“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等这些不好的方面,与英语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此外,在英语中,“dragon”通常会被当做邪恶的象征,而在中文中,“龙”却是权威与吉祥的象征,能够让人轻松的联想到“皇上”、“皇位”、“真龙天子”等威武庄严的事物。

  语间干扰不仅存在于不同的民族之间,就算是在同一英文社会里,同一个词语也会因为其所处环境与场合不同,而具备不同的含义。例如,在英语中,“hang”一般是指“悬挂”,但是当这个词语被应用于运动员之间时,则其所代表的更多的事“悬垂动作”,被用于死刑罪犯中,则指的便是“绞死”了。此外,英语的词义不仅会在形成过程中和社会实践之间形成一种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会在社会与人类认知的不断变化中进一步发展与改变。

  三、同一事物的表达差异

  “语间干扰”在英语学习中还表现为其对同一事物表达的差异。例如,在英文中,我们通常用“wife”、“partner”和“lover”这些词语来表示男女之间的关系,其分别指的是“夫妻关系”、“同居关系”和“情人关系”,而中国的学生却更多的会将其理解成“妻子”、“老伴”和“爱人”,这样就都成了夫妻关系。再比如,在英语中,“grandmother”通常指的是父母双方的母亲,两者通常情况下并无严格区分。但是在中文里,却严格地用祖母和外祖母或者婆婆和外婆来把两者区分开来。这种差异同样也反映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样是打招呼,英国人一般说“Good morning”、“Hello”、“How are you”,而中国人则常说“吃过饭了吗”、“你去哪里”、“你从哪里来”这些在中国原本是客套的话,如果译成英文向英国人说,那就很可能被误认为干涉他们的私事而遭反感。对于谦虚的表达,中国人和英国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英文中的“Thank you for the lovely present.”、“What a lovely roses.”、“I wish you like that!”等是通过赞赏、感谢对方来表示自己的谦虚,而中文则用谦词如“敝人”、“寒舍”、“簿酒”、“便饭”等贬低自我来表示谦虚。

  我们都知道,语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深的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是对本民族全部信仰与情感的一种反映,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进行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与传播途径。所以说,如何摆脱这种文化导入而产生的语间干扰,是摆在广大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外语教师要具备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作必要的解释,以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点。在课堂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去注意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提示关键词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洞察力和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教师在对一种文化内容进行比较时,应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应说别人的如何好,我们如何不好,反之亦然。要理智地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模式的宽容态度,避免出现文化偏见。

  四、结语

  总而言之,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大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时,要对“语间干扰”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与认知,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对其加以运用与控制,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英语的学习,并进一步帮助他们恰当地运用词汇与语法来进行语言交际。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之语间干扰效果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院校学生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因此利用考试对学生进行检验十分必要,然而传统的考试方式给教师带来很大的负担,耗时长,工作量大,教师容易疲惫不堪,同时对于学生来说纸质的试卷也比较耗时,而在线考试具有高效、实用的特点,...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探索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荐,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在学生管理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和矛盾,提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职院校以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的研究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独特的模式特点与培养方向。通过党建工作的展开,可以对于教育发展道路起到有效的适应与调控。 一、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的实质关系 (一)党建工作从思想上促进学风的培养...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意识与和谐班级文化的建设基点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本身是非物质的,但是客观的事物一旦沾染了意识便体现了人类的文化属性。意识,作为一种主体文化的反应,本身带有个体的主观性,但个体意识一旦汇集在一起便具有了文化的特性而成为客观存在。文化和意识同样赋予了教育以特殊的内...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学生不良行为类型、表现及其特点

    高职学生不良行为是指违反校纪校规、违反公认的社会道德规范,给自己、他人、学校管理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行为。为了促进高职学生的发展,提升学院学生管理水平,就必须对高职院校学生不良行为进行研究。 1 高职学生不良行为分类...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高职院校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得到关注是因为其不但具有审美功能,也具有认知和教育等功能。艺术作品功能不能单凭作品体现,还要通过艺术鉴赏才能完成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教育领域,艺术鉴赏成为重要教育手段,对专业人才教育起到重要影响。在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培养...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