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大学生兼职人力资源市场分析

sansa2025

  大学生兼职人力资源市场分析

  一、大学生兼职人力资源市场供给和需求现状

  大学生从事兼职工作已成为社会人力资源供给的一种来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与人们就业观念的更新与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出了象牙塔,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与社会的二元结构中锻炼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1.1大学生兼职人力资源市场供给现状

  大学生得用课余时间兼职已是大学校园里的普遍现象,现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做兼职。

  问卷星网站所做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表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近79%的人有过做兼职的经历,其中15.64%的大学生经常做兼职,而从未做过兼职的比例仅为21%(图表1)。从这一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兼职现象已非常普遍,兼职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供给具有一定保障。

  1.2大学生兼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现状

  大学生兼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方来自校内、校外和网络兼职等三个部分,其所提供的职位性质不同,岗位的种类和数量也存在着较大差别。

  首先,校外兼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方提供的职位范围比较宽广,其中,实习生、家教、传单发放员、超市促销员、餐厅服务员等服务性岗位的需求量较大。大学生素质较高、投入费用低的特质正好迎合了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使之成为大学生人力需求的主力军。

  其次,校内兼职人力资源市场提供的职位范畴相对较窄,需求量也不是很大,主要是勤工俭学岗。

  第三,大学生网员兼职也是一个比较热门的现象,互联网上很多网站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兼职信息,比如58同城,校园无忧网,赶集网,1010兼职网等。这也说明了兼职人力资源市场对大学生这种劳动力的需求量还是极大的。

  1.3大学生兼职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分析

  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兼职人力资源市场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都较大,但并不意味着该市场不存在供需矛盾。相反,从实际情况来看,兼职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双方存在着较大矛盾。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供需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学中假设每个人都是经济理性人,也就是说,我们在权衡成本与收益时,总是希望收益大于成本。希望找到既能挣钱又能拓展专业技能的事情来做,将学生原本可能用这些时间、精力换取的学业成绩、娱乐休息等隐性成本降至最低。可是,企业和公司往往不放心将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交给大学生,于是就产生了广告、策划、网络等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兼职岗位提供的较少,而餐厅服务员,清洁员、发单员等技术含量偏低的岗位需求过剩的现象。这些需求量较大的岗位与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及兴趣缺乏匹配,由此造成了兼职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矛盾突出。

  二、大学生兼职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双方的成本与收益

  2.1大学生从事兼职的成本

  大学生兼职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主要由兼职过程中必然要花费的资金组成,如前往工作地点的路费等;隐性成本则包括兼职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等,这些成本是不能直接量化的。但是,在经济学中,隐成本可以用机会成本来衡量。那么大学生都是什么时候去做兼职呢?通过对网上相关调查的统计整理,结果如图表3所示(由于调查时此问题作为多选题出现,所以比例之和大于百分之百)。从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选择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来做兼职,学生为兼职而放弃的学习和休息给其带来的最大利益就是学生做兼职的机会成本。相比之下,显成本可以直接用支出的货币衡量,而隐成本的大小与对学生来说很重要的学业和放松等有关,但由于隐成本的抽象性,造成了它经常被低估甚至被忽视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学生做兼职时的决策。

  2.2大学生兼职的收益

  大学生的兼职的收益可分为物质(显性)和精神(隐性)两个部分。

  很显然,学生通过兼职赚取报酬,增加收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这是物质上的收益。而精神受益则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会使大学生获得心理满足感和成就感,兼职使他们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功体验,这会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并促使他们在自我完善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另一方面,在兼职工作中,既扩大了自己的人脉,又锻炼了与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增加了工作经验,为以后进入社会奠定了基础,而且,通过接触不同种类的工作,学生可以对自己的长处短处有一个更好的判断,今后选择工作时会更加理智。

  但是无论是哪方面的收益,高校大学生因缺乏管理经验与对市场认知的欠缺,对收益的预期往往偏高。由于没有客观的考虑自身的情况而一味照搬别人的经验,大学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风险缺乏相应承受能力,使得兼职的收益往往低于预期。

  2.3大学生兼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方的成本与收益

  从成本的角度看,用人单位的成本也有显性和隐性成本之分。显性成本包括支付给大学生的工资,搜寻合适大学生过程中的花费和后续的培训成本;隐性成本主要包括由兼职本身的特点所带来的企业工作效率的损失。

  用人单位的收益则主要通过招聘高素质大学生所带来的对人才需求的满足和人才结构的优化。选择到合适的大学生来兼职,还能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大学生兼职和学习的最优时间分配组合   基于经济学中经济理性人的假设,大学生做兼职是为了获得效用。兼职和学习都可以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效用,那么如何才能使效用最大化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给出模型,帮助大学生找到兼职和学习的最优时间分配组合,以达到兼职效用最大化的目的。这里不妨将大学生看成普通消费者,而不是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同时把兼职(以工资量化)和学习(以学习成绩量化)看成其要消费的两种商品(方便起见,认为用于兼职原本全部用于学习),约束条件是每天可利用的总时间。劳动的供给涉及消费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时间资源的既定性表现如下:首先,每天只有24个小时,这是不会改变的;其次,在这固定的24小时之中,有一部分必须用于睡眠而不能挪作他用。必须的睡眠时间虽不是绝对地不变,但对于特定的消费者而言,短期内不会变化很大,即每天可利用的总时间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方便起见,这里假定消费者的睡眠时间为8小时,则每天可利用总时间为固定的16小时。将被看成商品兼职的价格设为a,即赚一单位钱所花小时数为a,数量为X1,表示所赚钱的单位数。学习的价格为b,即学业成绩提高一单位所花小时数为b,数量为X2,即所提高的学业成绩的单位数。则可得预算线如下(图标5 线AB):

  而预算线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当兼职的工资率改变而其他因素不变时,会引起预算线的变动。假设工资率以小时为单位时间,而且工资率上升,即每小时的报酬增加,从而使赚一单位钱所需的劳动时间减少,即相同时间内赚取的钱数增加,相当于兼职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当全部可利用时间都用于兼职时,赚钱的单位数增加,即预算线的横截距会变大,由于其他因素不改变,所以预算线将从AB旋转变动至新位置AB’。同样,分析学习的价格变动情况。当某阶段的学习内容增多或难度加大,使学业成绩的提升变难,即每小时的时间所带来的学业成绩的提升减少,提高一单位的学业成绩所需小时数更多,相当于学习这种商品的价格提升,当所有时间都用于学习时,学业成绩的提高数较以前减少,预算线的纵截距变小,预算线由初始位置AB移动到A’B。

  由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得,当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时,切点即为为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点。其中,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由消费者的偏好决定的,在这里,消费者的偏好可以理解为对兼职所带来的收入的偏好和对学习带来的成绩提升的偏好。对于不同的大学生,对两者的偏好肯定不同,但一旦偏好给定,就意味着给定了一个由该消费者的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所构成的无差异曲线簇。之后,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画入同一坐标系,均衡点就不难找出了。这里我们选三条无差异曲线做代表进行分析(如图表6)。U1、U2、U3为消费者的三条无差异曲线,只有U2于预算线相切于E点,其余两条与预算线相交(U1)或相离(U3)显然,E点即为均衡点。

  前文说过,当兼职和学习的价格发生改变时,预算线会发生相应的移动,预算线的移动又会使均衡点发生变化,但由于实现均衡的条件始终不变,所以均衡点始终是相应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大学生仍可利用此模型找出新情况下的均衡点,以便迅速更改兼职和学习时间分配的策略。

  四、结论与展望

  大学生兼职人力资源市场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中扮演着劳动供给者的角色的大学生,对该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现状要有一定的了解。此外,该市场的供求双方在做出选择时应从经济理性人的角度出发,对各自的成本和收益进行认真分析,本着各取所需的原则达成交易。特别是对大学生群体来说,更要认真考虑自己各方面的成本和收益,避免因高估收益和低估成本而做出错误决策。最后,在校大学生一定要处理好学习和兼职的关系,尽量使效用最大化作为时间分配的原则,以期达到大学期间个人时间成本与收益的完美平衡。

  大学生兼职人力资源市场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起良好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摘要】制度的存在与其背后蕴涵的伦理存在相适应。市场经济蕴涵着诸如交换或契约信用制度伦理、竞争制度伦理和分配制度伦理等丰富的伦理要索。同时,市场经济制度以其对效率与公平价值的追求,以及坚持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的伦理取向而显示出与其它制度伦理小同的伦理特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

    1 高校大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意识不断的增强,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与改革压力,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知识型人才逐步转变为发展全方位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校中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利用英文报刊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44-0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人获取信息、提升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各种积极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各种因素,尝试剖析各种因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 J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60-2 一、加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意义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面向一般中、小学校或一些艺术培训中心等机构,且大多数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