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论合唱艺术在高职艺术类学生培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sansa2025

  论合唱艺术在高职艺术类学生培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01

  一、高职艺术类学生特点

  1、个性突出,集体观念淡漠

  现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出身于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备受家庭呵护,自身强调个性化发展,对他人的感受考虑较少,在行为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集体观念、团队意识相对淡漠,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漫和较大的随意性。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缺乏热情,很多学生是迫于老师的要求被动参加集体活动,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更有学生以事不关己的态度拒绝参与集体活动。

  2、专业兴趣浓厚,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艺术类学生对专业十分热爱。在学习中,艺术类大学生重视专业,积极寻求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希望能够在专业上做出更大的成就。思想中充满危机感与忧患意识,重视竞争。

  进入高职院校的艺术类学生在专业上有两类情况,一类是自小学习美术,专业基础较好,但因文化成绩较差未能考取本科艺术院校;第二类是文化成绩本身较差,到高中后为了获取大学的“门票”而学习美术,从而考取大学。但这两类学生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文化基础差,但对专业都很感兴趣。

  3、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缺乏积极的情感宣泄途径

  艺术类的学生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对生活充满激情,富有创新精神,同时赋有一定的浪漫色彩,在考虑问题时比较主观,容易忽视现实基础,普遍存在理想与信念的淡薄,他们对一般的集体活动不感兴趣,大多数学生的课余生活相对单调,主要是在寝室内上网、打游戏,将他们的情感通过网络进行抒发,长期处于网络世界中容易与现实脱节,对外界的刺激敏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产生偏差,情绪易受环境的影响,极个别学生甚至表现为遇事不冷静、情绪、思想偏激。

  二、合唱艺术在高职艺术类学生培养中能发挥积极作用

  1、在合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针对高职艺术类学生个性突出、集体观念淡漠、团队意识不强的特点,合唱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观念。现今高校中都有学生合唱团,并且每个二级院系也都有各自的合唱团,目前可供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演唱的合唱歌曲也相当多,高校中经常开展合唱比赛,给合唱这一艺术形式在广大学生中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学生参与合唱的过程中,需服从大局,将自己的个性降到最低以满足共性。要完成一首合唱作品,队员们需齐心协力、有着心灵上和技巧上的默契,队员与队员之间需完全协调。

  大学生通过长期的合唱训练,可以逐渐增强合作意识,把“小我”放入团体的“大我”之中,将来步入社会,就能成为一名既有独立精神又有合作意识的新型人才。

  2、以合唱为载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艺术类学生文化基础较弱,综合素质不高,在参与合唱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专业能力、人文素养等多方面能够得到提高并且合唱既是一种艺术手段,也是一种有效的、大众化的非智力因素能力的训练。通过合唱,既能弘扬高雅、严肃文化,亦能是实施美育,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各种合唱比赛、合唱讲座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力、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从而提高审美标准,而且这种标准会随着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对弘扬民族音乐,普及严肃音乐有着积极的影响。

  3、通过合唱活动,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艺术类学生情感丰富,思想活跃,但缺乏积极的宣泄情感的途径,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中,“哈日”、“哈韩”的情况较为严重。将内容积极向上、弘扬爱国的歌曲引入到合唱活动中,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的情感有这正确的宣泄途径。近现代我国合唱艺术的作品中,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合唱歌曲非常多,许多作品都是反映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真实写照,它激励了整整人们为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浴血奋战。一首首歌唱新中国、歌唱人民、歌唱新生活的优秀合唱经典作品,为鼓舞民族斗志、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

  总之,合唱艺术作为音乐中的一种复杂的表现形式,能够使学生过程中提高认识能力,发挥丰富的想象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等,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使其健康成长的美好空间,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到陶冶。并且,合唱能够通过其本身的特性,能够对学生良好的人生观、社会观的形成,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有推进的作用,在校园中积极开展合唱活动,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论合唱艺术在高职艺术类学生培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深化动漫课程教学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动漫课程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动漫教学是通过电脑技术手段展示艺术成果的过程,重点培养的是动画制作与动画设计能力。动漫课程教学就是教师借助教学内容设计,让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动画策划制作,熟悉动画制作...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学生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了明显下降的趋势。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院校间的竞争态势已经显现。学风建设仍然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旋律,优良的学风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品位的重要标...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自媒体环境下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052-02 一、具有与自媒体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1.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有形成“互联网+教育”的理念。自媒体作为...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274-02 一、引言 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素质...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民办高校班主任的学生管理工作

    一、提高管理者自身素养和能力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独生子女的问题越来越普遍,信息化时代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也得以迅速传播。传统...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现象的思考

    当前,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中,很大程度上还是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即教师教,学生听、记的学习方式,一些教学活动难以展开,学生机械地学习、记忆。现在多数学生不愿意主动去思考,积极去参与,他们的态度就是:我不捣乱课堂纪律,老师也别找我麻烦。久而...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