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和途径探讨

sansa2025

  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和途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I0-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1-003-123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国内,对现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无疑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其实效性,发扬民族精神,让广大大学生加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1]。

  1.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1.1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当今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阶段,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长期目标,而大学生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就需要具备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谐社会不仅要讲究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还需要人们在相处过程中友爱待人,讲诚信,建立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矛盾也相继出现,爱国主义能够缓解社会中的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因为爱国主义能够将群众团结起来,划清人民内部的矛盾和外部的矛盾,避免过度内耗[2]。同时,爱国主义也是情感支持和行为动力,推动着和谐社会的发展。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只有具备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更好地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1.2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任何教育都应该服务于社会主义[3]。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要保持一颗热爱祖国的心。只有让培养出的人才对国家具备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促进他们为了国家建设而努力。因此,要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就需要培养他们爱国的情感,让他们利用所学到的科学技术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所以,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要求。

  2.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探讨

  1.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但是在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主要是近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而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就相对欠缺。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中就包含了爱国主义精神,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每个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以及各种经典著作都给现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就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在理论课外,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开设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开展讲座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历史、国情等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职责,树立中华民族的价值观。通过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渠道,能够让大学生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增加认同感。

  2.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学生会受到熏陶,因此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处处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怀。比如在学校的校园景观或者纪念馆中增加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各种宣传方式,如通过广播、校刊、横幅、展板等载体传播爱国主义精神,还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作品展等,让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融入到校园生活,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3.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和公德意识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要求大学生具备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同时也要求大学生做个有素质的爱国公民。爱国主义是一种理智的、积极的爱国情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动中[4]。我们看到一些譬如游行示威、景区刻字、在国外旅游时插队等等这些行为都是由于没有形成基本的法律和公德意识,这些行为不仅体现了公民的个人素质,同时对国家的形象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需要加强法律和公德等这些常识教育,要让学生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提高广大大学生的素质,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整体形象。

  4.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性

  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说在口头上的,它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了解到中国的国情,磨练意识。高校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应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脱离空洞的爱国主义理论认识,深入了解社会和民情,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可以利用军事训练以及各种社会调研等形式进行教育,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历史,体会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增强民族荣誉感。

  结语

  随着民族文化的融合,针对目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缺失以及狭隘爱国主义倾向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任务。目前在很多大学生中,对于“祖国”的内涵并未真正理解,而且在高校中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方面相对薄弱,使得大学生民族意识逐渐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必须改革教育思想,将爱国主义精神引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和途径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81-01 作文,是对小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它是学生最头疼的事,也是学生最不喜欢写的作业,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小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等师范专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探析

    为了能够满足我国新课程的改革需要,高等师范专科院校体育专业也在不断的对课程进行改革,但是通过对各师范院校体院教育专业的调查发现,多数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学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这种状况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想更好的顺应时代需求...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心理辅导策略研究

    在目前高等学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共识,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关键环节。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教务部和医学部教育处曾联合在北大医学部和元培学院启动了“学生学业会商”试点工作,...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222-05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学生评价制度,过分强调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和选拔功能,把学生评价局限于为学校管理服务,成为...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如何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提高中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347-0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水平。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 号)中明确提出,新形势下要加强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提高大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