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让心理教育班会走进学生心里

sansa2025

  让心理教育班会走进学生心里

  班会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提供给班主任和学生交往、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集会。成功的班主任往往会充分利用这个契机,实施自己的治班方略,对学生进行教育,使班集体向良性的方向发展。但多年来,我们的班会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班会成了说教会、训话会的代名词。

  要使教育在学生的头脑中打下烙印,靠教师空洞说教演“独角戏”是行不通的。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经过毕生的教育研究和实践,集大成于一点,精辟地指出:“教育要心理学化。”而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尤其需要心理学化。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推进,心理教育班会因其针对性更强、指导性更明确而日益走入人们的视野,走进每个班级。但观摩了一些心理教育班会课,自己也进行了课堂实践,笔者感受到要让心理教育班会真正走入学生心里,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遵循认知规律,克服求快心理

  于光远先生在其《我的教育思想》一书中曾说:“教育者要使受教育者能够很好地接受自己施加的影响,就要使受教育者充分发挥其主动作用。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就必须善于运用关于受教育者认识运动的规律。这就不仅涉及一般认识论的问题,而且还涉及教育心理学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想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无法一蹴而就。

  笔者曾看到一位班主任在组织一堂题为《情绪转转转》的心理教育班会时,先通过让学生看一些含有明显情绪的表情,以唤起学生以往情绪的回忆,再通过做游戏让学生体验情绪的变化,然后通过同学表演小品,反映生活中因为情绪不良而造成的不良后果,让学生明白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事情的结果,最后让学生来谈谈自己在调节情绪上的好方法,大家一起分享。这样的设计,各环节之间紧密联系又层层推进,符合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试想,如果一上课就让学生来谈谈如何调节情绪,学生的情绪还没有稳定,情感还没有被激发,怎么能谈得深入,又如何做到自我教育呢?

  因此,在心理教育班会中,班主任的组织一定要体现层次性,一定要克服“求快”心理,使心理疏导稳步推进。

  二、引导学生体验,克服说教心理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要用活的教育教活的人。”无论多么美妙的语言都比不上学生亲身体验。而长久以来,“苦口婆心”似乎已经成了教育的代名词,教师们最擅长的就是“说教”,然而收效如何呢?那些道理能真正入学生心的有多少?

  “团结”是一个很“古老”的教育主题,而通常我们教育的方式无非就是举例子,说名言,学生们也把那些例子名言烂熟于心了,这是不是就达到了我们的教育效果呢?答案一定是“不”!笔者看到有一位班主任是这样来上这堂班会的:她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名字,并设计一个小队造型。然后玩一个游戏――千里传“书”,“书”就是一个数字,不可以说话,也不可以回头(相当于拷贝不走样)。事先还是要请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如何来传。在一轮过后请大家再次讨论下一轮如何做。看似游戏,但是深究一下,发现教师真是良苦用心。无论是设计组名、造型,还是玩游戏,都必须依靠小组成员共同的智慧和力量。学生在这样两个环节过后,一定会对“团结”这个词语的意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会更加珍视“团结”。

  从这堂心理班会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一点,那就是只有学生亲身体验了,那道理才深入人心,才有深远地影响自身。而说教的方式更多的是流于表面了,因此我们呼唤,在我们的心理教育班会中,多一些生动的体验,少一些空洞的说教。

  三、发挥学生主体,克服包办心理

  燕国材先生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必须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使教学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而心理教育何尝不是如此?《情绪转转转》那一节班会中,班主任最后让学生说说有哪些克服不良情绪的办法,学生们在小组中展开讨论,集思广益,最后想出了很多妙招,他们还给那些妙招起了名字:情绪转移法、音乐治疗法、读书消遣法、暴吃零食法、倾诉法、购物法……学生的奇思妙想让听课的教??们也获益良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因为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因此会更加容易被接受,这比教师“包办”――想出主意教给他们,收到的效果更加明显。

  四、尊重课堂生成,克服求全心理

  每一位教师在上课之前,都会备课,班会课也不例外。我们总会对我们的课有很多的预设,但我们预设更多的是成功,是否也给失败留有空间?笔者同样也是上《团结》这一班会课,同样也让学生来做一做“千里传书”的游戏,但是直到课结束,学生中竟然没有一组传成功,于是笔者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收尾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事先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没有给预设留有足够的空间。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尊重这样的课堂生成,学生没有成功,那就让他们谈谈为什么没有成功,学生一定也会意识到因为自己小组的成员事先没有商量好,不够团结,这样不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了。

  课堂“风云”千变万化,我们只有尊重课堂生成,克服那种“求全”的心理,从容地面对学生的“失败”,才能清楚地认识到即使学生没有达到你的预期目标,也并不意味着你的教育失败,我们依然可以拥有成功的教育。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班主任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完善,才能使心理教育班会这一方新的天地焕发夺目的光彩,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让心理教育班会走进学生心里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起良好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摘要】制度的存在与其背后蕴涵的伦理存在相适应。市场经济蕴涵着诸如交换或契约信用制度伦理、竞争制度伦理和分配制度伦理等丰富的伦理要索。同时,市场经济制度以其对效率与公平价值的追求,以及坚持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的伦理取向而显示出与其它制度伦理小同的伦理特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

    1 高校大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意识不断的增强,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与改革压力,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知识型人才逐步转变为发展全方位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校中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利用英文报刊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44-0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人获取信息、提升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各种积极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各种因素,尝试剖析各种因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 J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60-2 一、加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意义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面向一般中、小学校或一些艺术培训中心等机构,且大多数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