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48-01
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多年,我们一直在摸索着建立起合理的学生管理体系,以求更高效、更准确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工作。要做好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充分掌握高职学生的特点,这样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职学生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一)学习基础相对薄弱
我们对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公共课考试的及格率和成绩比较低,如高等数学、英语等;专业课的成绩普遍较好,如机械制图。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源于高中阶段的基础薄弱。其实在上学之前,他们对职业院校的培养方向也是有一些了解的,大多认为高职院校主要侧重于实践,忽略了一切实践都是要靠理论做支撑的。拿我所在汽车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把这个专业简单地理解为修理汽车。而我们的这个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满足本专业实际工作要求的基本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专业能力,从事汽车检测、维护、维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英语、数学在高中时就是让他们头疼的课程,到了大学以后课程衔接困难,很多时候确实听不懂,一切从零基础开始,与所学专业联系紧密,所以大家学习的兴趣高,成绩普遍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本着理解、友善、尊重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耐心引导他们。尤其对于课程的设置意义要交代清楚,让大家知道我们培养的并不是简单的修理工,而是具有高技能的专门人才,不可在言谈举止中显示出伤害他们自尊心的特征。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在设置课程时充分考虑学生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设置课程的难易度和增加课程趣闻性。
(二)自律意识差
高职学校学生的高考成绩都在二、三百分左右,可以说是高中阶段的“流失生”。在高中时就养成了不爱学习、不爱遵守纪律的恶习,所以来到大学后他们非常散漫,经常违反纪律,自律意识很差。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虽然那些高考失误的同学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但大多数同学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自觉性都较差。具体表现是经常逃课、睡懒觉、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等。很多学生在教学区面对老师一个样,到了宿舍生活区又是一个样;在校内迫于规章制度一个样,在校外拉帮结派又变了样,出现了双重人格现象。由于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因而很多学生不知道课余时间应该干什么,经常抱怨无聊,但考试成绩却不理想。一些人没有紧迫感,整天无事可做,对未来没有明确的方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经常违纪的学生要及时处理,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但要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教育方针。要利用学校评优评先的机会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学校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知识竞赛活动等,不断增强学生社团的功能,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们感受到大学的文化气息。
(三)乐于交往,但理想化,受挫体验强烈
在高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同学、教师是他们主要的交往对象,同学是最主要对象。一方面同学之间年龄、经历比较接近,兴趣爱好相似,又在一个集体中学习生活,比较容易相处。另一方面,同学之间的生活习惯、个性等方面又存在差异,加之交往频率过高、空间距离过小。因此,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冲突。师生关系是一种纵向人际关系,在交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同,教师是教育者、管理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受管理者。同时,师生关系又是一种横向的人际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毕竟不像上司下属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平等。但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接触不像中小学那样频繁,课外交流较少。
二、要不断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对帮助我们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干部培养上,要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工作方法,不能搞特殊化,脱离同学。无数的事实证明,一支高效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对于凝聚集体、搞好学风、促进团结起着关键的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说是任重道远。上述几点只不过简单阐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要做好学生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学习,逐步丰富工作方法,才能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