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美术欣赏课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sansa2025

  美术欣赏课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美术欣赏课作为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观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都具有极大的辅助力。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审美标准与价值观正受着严重的冲击,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缺乏学习积极性,而对于以升学为本位的学生家长来说,美术课更被认为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作为美术教师,怎样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欣赏课产生学习兴趣,真正发挥美术课的作用,促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与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完善人格,是摆在每一位美术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调动美术欣赏课的积极性,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1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

  由于美术欣赏课并不纳入升学计分范围,所以一直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于这样一门课程态度冷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学生更是无心来学。作为教育者,应该站在学生长远的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自己,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美育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素质培养,学校应给予美术课足够的重视。

  作为教师自身来说,更应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准确把握好教材的每一项教学内容,对重难点把握精准,以自身能力得到学校与学生的认可。而对于学生来说,也应该教育其摆正学习态度,让其充分了解到,美学鉴赏对其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全体师生达成共识,并通过学校与美术教师有效的教学组织管理,才能实现美术欣赏课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

  2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整课堂教学模式

  就目前的中学美术课的教学现状来说,还没有形成统一完整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与教材。这样有很多好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就无法进行传播与交流,也得不到普及与推广。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然提不起对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提出了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美术教师要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并及时改变教学理念,自身对美术课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发挥其欣赏水平与审美潜能,通过师生活动,采用对媒体、音频、视频、网络技术以及参观走访等多种教育方法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与欣赏的积极性。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的启发学生,从简单的浏览画面过渡到知识领域的扩展,让学生产生“审美认同”,激发学生去探索艺术文明,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让学生在审美的同时挖掘出思想教育因素,学会做人的道理,从而激发其创造与学习的兴趣。

  3提供学生美术欣赏水平,把课堂变成艺术创造场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学知识,并提高其欣赏水平与审美技能,是美术教育的初衷。美术欣赏课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但美术欣赏课虽然是严谨科学的,也是十分枯燥的,教师如果不能准确导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美术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提高课堂的趣味性。由浅入深的一步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拿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例。课堂上在欣赏这幅画之前,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以PPT或音频等内容介绍达芬奇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本人的生平画作与他的奇闻异事,再介绍围绕《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世界名作的传说以及画上女子背后的故事,这样一来,课堂呈现热烈的气氛,学生们对这幅画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教师再展示画作,对这幅作品进行欣赏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审美分析。这样由浅入深的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了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及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给学生自由发挥评论的空间,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与自信心,也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从而达到了美术欣赏教学的教学目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把美术欣赏课堂演变为艺术创造的阵地。如果为了欣赏而欣赏就失去了该课程设置的意义,教师在逐步提高学生审美认认知的同时要加以升华,让学生从欣赏中产生创造力,拿起画笔将自己的想法与对美的理解呈现在纸上。这样一来,美术欣赏课就演变为了一个创造活动的场所,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提高其审美水平与创造力。

  总之,初中阶段美术欣赏课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积极性的发挥,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多方面的配合与努力。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由浅入深的去引导学生,不能急于求成,形成活跃的行之有效的课堂环境氛围,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把课堂变为创作的场所,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美术欣赏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术欣赏课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073-02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生态环境的构建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揭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创造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之间相互创造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而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作为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对策探究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已经成为阻碍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一部分人对接受高校教育产生了怀疑,尤其是对接受独立学院的高等教育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高额的学费没有换来相应的就业岗位,其实这些问题都...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权益保护方式探析

    作者简介:华战胜,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法务办公室主任,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239-02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4年7月,全国高职院校共计1327...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数学作为当前小学阶段的重点教学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过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大多是采取机械循环的题海战术,这不仅忽视了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同时也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在...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手机成瘾行为的影响

    一、概述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后发展进行的持续的系统的计划,是个体在自我认知和自我不断成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的规划。大学生没有职业规划,就没有目标,没有人生理想,就容易陷入迷茫、空虚、焦虑、抑郁等情绪中,...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