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浅析班主任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

sansa2025

  浅析班主任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

  “问题学生”,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是直接影响学校和班级的不安定因素,这包括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影响教学质量,加大管理难度等。由此可见,“问题学生”是班级生活的重要隐患,存在影响其他学生身心健康的潜在危险。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占有极大的比重。

  一、“问题学生”的类型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问题学生”是与差生,或不遵守社会规范的学生划上等号的。其实,将“问题学生”单纯地等同于差生或不遵守社会规范的学生是不恰当的,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由此,也形成了“问题学生”的不同类型:

  1.品德型问题生

  这类问题生一般来源于破碎家庭、道德不良家庭或教育严重失误家庭。他们往往有自己的群体,是家长、教师、同学眼中的“坏孩子”,对学校、教师带有敌意,具备一定的反社会人格,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有密切接触,并容易融入其中,甚至进入犯罪分子的行列。

  2.心理型问题生

  这类问题生的逻辑不合常理,行为也较“出格”,令人捉摸不透。常伴有抑郁、自卑、狂躁、攻击性等特点。遗传、家庭教育、童年经历等是造成这类型问题生的主要原因。

  3.行为习惯类问题生

  这类问题生的特点是自控能力差,对家长、教师没有敌意和抵触情绪,对自己犯的错也能有所认识,只是不能管住自己,同样的错误反复犯,经过教育进行改正时,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形成屡教不改的问题。这类学生在问题生中占绝大多数,他们的问题往往是家长过度宠爱造成的。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正。

  二、“问题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1.家庭原因

  单亲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率逐渐提高,单亲家庭的数量正在逐年上升。这类家庭存在更多的经济问题和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往往认为孩子是累赘,在教育上常常出现互相推委的现象,造成了对孩子心理上的极大伤害,是孩子成为“问题学生”的重要原因。

  过失家庭:这类家庭的家庭成员本身就存在道德品质问题,孩子受到影响,难免成为“问题学生”。

  留守儿童:这类情况目前呈上升趋势。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缺乏有利的监管和教育,在精神上和行为上都形成了较多的问题。

  2.学校原因

  受应试教育影响,不少学校为追求升学率,将教育重点放在所谓“好学生”的培养上,忽视了“问题学生”的教育,甚至还歧视“问题学生”,使这类学生心理上受到更大的创伤,造成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紧张,问题越来越严重。

  3.社会原因

  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的形成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逐渐进入校园,导致不健康的道德观念腐蚀了学生的思想。

  三、“问题学生”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关系

  1.“问题学生”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班主任的工作包括:班级的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的指导、协调学生与同学、教师以及学校的关系等等。这些工作的开展都与“问题学生”相关。每个班级中“问题学生”的比例都不高,但是对班级日常秩序和师生关系的负面影响却是非常大的。因此,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几乎都是围绕这几个问题学生开展的。想要实现对班级的轻松管理,只需要将“问题学生”解决好就可以了。

  很多班主任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只重视“好学生”的管理,经常会出现工作越来越难做的现象,这就是缺乏对“问题学生”的管理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于对“问题学生”采取不闻不问的消极态度,很容易造成班级中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管理工作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因此,班主任应将对“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作为重要的任务,对学生一视同仁,与问题学生进行深度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并协调好问题学生与班级其他学生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问题学生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可以走上正轨的,班主任应找出问题所在,完成“问题学生”向“好学生”的转化。

  2.“问题学生”教育能有效提高班主任的各项能力

  前文对“问题学生”的类型和原因的分析说明了“问题学生”形成的复杂性。要解决这类问题,对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方面,不能简单粗暴地用同一种方法处理所有的问题,班主任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这就要求班主任具备各项能力,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行为、学习以及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纠正,这无疑是对班主任能力的考验和锻炼。在日常工作中,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需求,能促进班主任的自我提升,逐渐成为一个具备强大综合实力的合格、成熟的班主任。

  3.“问题学生”教育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重要体现

  实现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班主任的教育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同,这就需要班主任在进行教育工作时注意方式方法,即工作的艺术性。在不少教育心理学著作中,教师对学生的谈话、表扬、批评等行为,都需要运用一些方法进行艺术性地处理,以达到让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这也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四、“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对“问题学生”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关系进行梳理,其目的是更好地解决“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教育策略上,应进行以下几点的具体工作:

  1.创造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

  纠正对“问题学生”的轻视、排斥态度,要用爱护的心态对“问题学生”进行照顾和关心,建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学习方面,针对问题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问题学生”跟上学习进度。创造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引导“问题学生”走向健康的发展之路,并消除“问题学生”滋生的土壤。

  2.提供特殊的教育方式

  “问题学生”的出现涉及到深层的人格心理问题,用对待普通学生的方法教育“问题学生”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因此,班主任应针对“问题学生”的特殊需求,提供特殊的教育方式。对“问题学生”不放弃、不隔离,帮助他们融入集体,逐渐解决自身问题,并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学习目标

  “问题学生”的改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可实现的学习目标,把短期目标、阶段目标、长期目标结合起来,让“问题学生”逐步接受教育并进行改正。这样能激励“问题学生”通过每一点进步树立起改正的决心和毅力,最终实现问题的完全解决和转化。

  4.采用多样化的转化方式

  “问题学生”的形成,其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因此想要实现问题学生的转化也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在进行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反复的问题,这需要班主任正确对待和处理,不能因为出现反复就放弃教育。同时,在进行教育时,应把握好尺度,并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对学生的进步要进行表扬,对学生的反复要给予充分的耐心。

  浅析班主任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作用 学生干部主要由学生中的优秀者和先进者担任,和普通学生相比,这类学生更具有奉献精神,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强,因此,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学生干部都能...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英语级考的现状 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教育部高教司于1998年开始启动了“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但随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一、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代背景。大学生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创业主力军,之前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偏低,麦克思研究院2015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得出,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虽然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2%,2013年的2.3%...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多媒体教学在民族学生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34-01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农业类(如植物保护、园艺、森林培育、生物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生物化学被认为是...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比较低,倾听能力也不成熟,在当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中存在倾听能力发展不均衡、缺乏主动倾听的能力、倾听习惯差,并且欠缺批判倾听能力,这些都阻碍着学生倾听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呢?...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1 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生源情况复杂,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高中毕业生经过三年系统学习,基础相对牢固。但是由于在高中应试阶段,教师在课堂中更加注重语法、阅读、听力及写作的练习,忽略了口语方面的教学。中职和技校的毕业生基础则十分薄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