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医学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获取其身体形态、机能变化规律和特点,探讨改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和策略。 方法 采用人体测量法对2006~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专业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体质健康动态变化和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006~2016年,同一民族内比较,男生身高均逐年增长(P 0.05);男女生体重指数(BMI)增速较快,肺活量整体出现明显下降(P 0.05),哈萨克族女生身高变化不明显(P > 0.05)。不同民族间比较:3个民族男生身高增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汉族、哈萨克族女生身高均值比维吾尔族女生高(P 汉族>维吾尔族。见图1。
2.2 2006~2016年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大学生体重变化比较
2006~2016年,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男女大学生体重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汉族、哈萨克族男生增长程度,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5);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女生增长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论
身高、体重和BMI是评价身体形态常用的指标,也是评价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指标。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用来评价人体纵向生长发育水平;体重是描述人体横向生长发育的指标,用来反映人体骨骼、肌肉、脂肪、内脏器官发育和充实程度的整体指标。本研究提示,2006~2016年,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男生身高均逐年增长,但女生身高变化不明显。3个民族男女学生由于体重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身高的增长速度,因此表现出BMI增长比较快。BMI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超重和肥胖已经逐渐成为多种慢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如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代谢系统疾病[18]。BMI不在正常值范围内,表明相关疾病发病危险性增加。归纳其原因:一是饮食习惯的影响,新疆地处高纬度,畜牧业较发达,居民膳食结构以牛羊肉、面、奶制品为主,经常摄入较多的高蛋白、高脂肪等营养素,并且很多同学喜欢吃奶茶、蛋糕、面包等甜食,摄入较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二是生活习惯的影响,经调查发现,许多学生经常在晚上睡觉前吃夜宵,睡前饮食情况比较普遍,并且睡觉没有规律,经常熬夜看书、打游戏等[19];三是缺少体育锻炼,学校体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方式。医学专业大学生不同于其他专业大学生,学业压力较大,专业课较多,学生业余时间有限,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业余体育锻炼的时间。新疆冬季时间比较长,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室内活动,很少有在室外活动锻炼的场合和机会。综上所述,饮食营养过剩、生活无规律、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是影响学生身高、体重和BMI不断增长的原因。
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功能指标。本研究结果提示,2006~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男女大学生肺活量逐年在降低,而缺乏体育锻炼是直接影响学生的肺活量大小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建议加强学生和家长的营养健康教育及饮食习惯教育,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营造体育锻炼的良好环境[20];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肥胖的发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