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高校学生处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优化

sansa2025

  高校学生处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优化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目前高校辅导员除受院系自主管理外,还受高校学生处或学生工作部总体领导和管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高校学生处进一步完善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职能,实现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优化。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政治素质不够。虽然辅导员岗位并没有要求必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但是对思想政治素质还是要求很高的,很多辅导员没有具备一个辅导员应有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科学,需要不断的研究探索,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要求。

  第二,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许多高校辅导员工作始终处于非专业、非职业化状态,表现为没有完整的知识系统,没有认同的职业标准,没有认可的评价体系,造成人员过渡性强,工作经验口传身授。

  第三,受重视程度不够。高校普遍存在一种轻视学生工作、看不起学生工作的倾向。对建设学生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认识不够。圈内人重视多,圈外人重视少;有问题时重视多,少问题时重视少;口头上强调重视多,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措施少。

  第四,培训提高不够。高校对学生工作队伍使用多,培训少,学生辅导员平时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在学习、更新知识方面的机会不多,特别是出国、进修学习、培训考察,几乎与他们无缘。他们的学业得不到深造,职称难以晋升,工资待遇上不去。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总目标的依据是从两个实际出发:一是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德的要求出发;二是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的任务与科学化需要出发,以此达到建立一支政治坚定、品德优良、业务精湛、作风正派、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总体目标。

  (一)建立一支信念坚定、乐于奉献的辅导员队伍

  高校学生辅导员担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在学生面前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建立一支业务精湛、工作出色的辅导员队伍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育人是有规律可循的。辅导员必须不断充实新知,掌握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探索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变化发展的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开拓创新,提高工作艺术水平,以精湛的业务赢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效果。

  (三)建立一支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辅导员队伍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需要团结一致、相互配合才能做好的工作。院系内部的辅导员需要团结一致、相互配合,不同院系之间的辅导员也需要团结一致、互相配合。打造一支团结奋进的辅导员队伍是实现辅导员队伍整体优势的重要环节。

  三、高校学生处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优化

  (一)统筹规划,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发展

  要选拔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或业务进修,鼓励和支持辅导员长期从事这项工作,并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要把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根据工作需要,向校内管理工作岗位输送或地方组织部门推荐。根据本人的条件和志向,也可向教学、科研工作岗位输送。高校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要重视专职辅导员的经历。还可选拔部分辅导员在学生处兼任职务,熟悉学校运行管理的整体流程。

  (二)搭建平台,促进辅导员之间的交流

  学生处担负着整个大学辅导员队伍的发展与建设任务,因此不同院系辅导员院之间的互相交流尤为重要。辅导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可以使辅导员之间取长补短,也可以促进学校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问题,还可以使辅导员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从而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可以经常的组织小型的经验交流会,讨论自己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先进方法和不足之处。也可以针对某一个话题,如大学生心理问题,组织小型讨论沙龙等。

  (三)创建辅导员培训基地,建立辅导员协会,形成科学的养用结合机制

  学生处可定期邀请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院系副书记做专题培训,也可针对具体内容做专项培训,如职业发展教育辅导员专项培训、心理辅导辅导员专项培训、生活园区住楼辅导员培训、院系资深专职辅导员培训等。此外,学生处要重视对辅导员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训,提高辅导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

  (四)规范考评,健全辅导员工作评估制度

  高校学生辅导员从事的工作繁杂,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具有强烈的不可预见性,他们的工作业绩短期内也很难衡量,要制定科学的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定期对辅导员在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党团活动、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就业工作、特困生工作等诸方面进行总结、评估。通过评估,评选出年度优秀辅导员。

  高校学生处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优化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作用 学生干部主要由学生中的优秀者和先进者担任,和普通学生相比,这类学生更具有奉献精神,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强,因此,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学生干部都能...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英语级考的现状 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教育部高教司于1998年开始启动了“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但随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一、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代背景。大学生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创业主力军,之前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偏低,麦克思研究院2015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得出,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虽然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2%,2013年的2.3%...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多媒体教学在民族学生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34-01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农业类(如植物保护、园艺、森林培育、生物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生物化学被认为是...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比较低,倾听能力也不成熟,在当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中存在倾听能力发展不均衡、缺乏主动倾听的能力、倾听习惯差,并且欠缺批判倾听能力,这些都阻碍着学生倾听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呢?...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1 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生源情况复杂,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高中毕业生经过三年系统学习,基础相对牢固。但是由于在高中应试阶段,教师在课堂中更加注重语法、阅读、听力及写作的练习,忽略了口语方面的教学。中职和技校的毕业生基础则十分薄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