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sansa2025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一、自媒体的产生及其定义

  自媒体(外文名: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言之,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二、自媒体的特点

  自媒体之所以爆发出如此大的能量和对传统媒体有如此大的威慑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

  其一,多样化。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各行各业,这相对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单个行业的知晓能力来说,可以说是覆盖面更广。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于新闻事件的综合把握可以更具体、更清楚、更切合实际,位于“尾部”的他们的专业水准并不比位于“头部”的媒体从业人员差,甚至还更有优势。

  其二,平民化。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社会底层,自媒体的传播者因此被定义为"草根阶层"。这些业余的新闻爱好者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说体现出更强烈的无功利性,他们的参与带有更少的预设立场和偏见,他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往往更客观、公正。

  其三,普泛化。自媒体最重要的作用是:它授话语权给草根阶层,给普通民众,它张扬自我、助力个性成长,铸就个体价值,体现了民意。这种普泛化的特点使“自我声音”的表达愈来愈成为一种趋势。然而伴随着自媒体主体的普泛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这条“尾巴”的力量愈来愈积聚成长。

  三、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1.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

  自媒体各种信息传媒层出不穷,它具有超大的信息量,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同时,自媒体的即时性克服了传统媒体信息传递时效性比较差的缺点,使大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教育工作者通过专门的网站、网页、电子邮件等传递到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大大缩短了传递知识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现实走向网络。大学生可以通过面对面的形式,也可以利用手机媒体、电脑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即时的沟通交流。大家都处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彼此既“熟悉”又“陌生”,无论是发言者还是回复者,大家都是平等的,彼此可以建立联系并相互索取、传播信息,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克服传统教育中的空洞乏味缺点,朝着形式多样、生动活拨的方向发展。

  2.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凡是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自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的挑战。在自媒体环境下,必然存在着信息的自由传播、传播途径虚拟化、传播对象大众化、信息海量传播以及不良信息充斥等等缺陷,这些问题会严重破坏受教育者的信息接受和发布,从而引发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行为缺失。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不但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诸多负面影响,而且还会给大学生的成长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自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极大拓展了大学生知识学习、知识选择空间与渠道的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发起了冲击,需要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警觉。

  四、利用自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1.提高大学生网络伦理和道德价值修养

  高校应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教育,以“中国梦”宣传教育为契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价值伦理在网络道德文化中的支撑作用。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大学生往往出现社会责任淡化,道德人格扭曲,由此导致各种舆情危机。因此,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等“网德”教育,强化大学生构建善恶、真假、美丑的道德评判标准,树立爱国爱校的思想理念,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引导学生辩证分析各种网络言论,多从建设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2.培养可靠的网络信息传播引导者

  高校应加大力度通过培养一支可靠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者,以保证网络信息传播的方向性。这一支队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这些人不仅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并且熟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规律,能够较好的掌握新兴媒体的使用技术,他们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主要起着“引路人”的角色;另一类是那些政治思想坚定,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又同时精通互联网技术的大学生骨干,他们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主要起着“支持人”的角色。

  3.建设主题正面鲜明的“互联网+”媒体平台

  高校要根据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性,结合当前开展的政治理论教育主题,精心设计建设一批旗帜鲜明、主题正面、活泼生动的校园互联网媒体平台(如红色网站、官方微博等),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平台的内容建设上,增强网上评论力度,掌握互联网舆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营造互联网正面的舆论强势,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运用和整合优化的新局面。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习主席的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方向,各大院校应积极研究新媒体特征,将其运用到高校思想...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①,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想目标、信仰追求和价值规...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优化路径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重要力量,正确的政治观念和完善的政治人格对祖国未来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学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和政治人格的重要阶段。新时代的青年人求知欲望强烈,对外界的知识敏感,新媒体成为青年人使用最频繁的一种...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刍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5-0085-04 作者简介:范高社(1960-),男,陕西兴平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86-02 一、自媒体的定义 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的戈尔德马克(G...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的出现,凭借其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以及交互性等优势,依靠数字化技术,凭借博客,QQ,微信...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