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时常会出现“做了也是不对,不如抄答案”的心理,从而造成了学生依赖于参考答案的现象比比皆是。对于这一情况的发生,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对于一些语文中的问题没有理解到位,而初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恰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解决相关的问题,由此可见,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并且通过努力可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追赶先进理念
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总是接触固定的知识面,致使学生的思想固化,面对不同的问题总是一个想法,导致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不强,大大降低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使得知识学习老套、老化,未能做到与时俱进。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先进理念,与时代同呼吸、与时代同脉搏,所以说,应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化内容,灌输更多先进的学习理念,使学生对语文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为紧跟时代的创新人才。
3.提升学习兴趣
语文是国学科目,虽然其中有记叙文、说明文、散文和议论文等多种问题,但是有些文体还是让人感觉不好学习,尤其是议论文生涩难懂,议论文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讨论,更加绕口不好理解,久而久之,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抵触心理,原因是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强,只是把语文当作一门不得不学的科目,而不是一种兴趣和爱好,如此一来,因为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就会觉得难上加难。那么,提高初中语文学习和教学的创新能力,正是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们对语文的兴趣,也只有提高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对初中语文的创造能力才能迅速提升。
4.培养优秀人才
初中语文的学习,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初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情景再现、阅读和作文等在语文考试中占有较大分值的试题,无一不与初中语文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初中语文学习有着极大的好处,尤其对于培养优秀的语文人才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1.加强知识预习,实施自由式学习
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应先要从课前预习开始抓起,创新能力提升的前提是学会自主学习,具有优秀的自学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创新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时,应在课前预习相关内容。如鲁迅先生因希望通过专研医学医治人身体上的疾痛的方式来为反侵略战争出力,但最后却意识到最重要的不是医治人的身体,而是人的心灵、人的精神。而鲁迅先生就是在日本仙台医专学习期间与藤野先生结识的,从而建立了深挚的情谊。鲁迅先生在晚年时,书房仍挂着藤野先生的照片,以此来怀念藤野先生当年的教导。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学生在学习《藤野先生》时才能更具创新能力的发表自己的见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加强知识预习开始,这种自由式学习方式的实施,成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开始。
2.推行小组研讨,实施探究式学习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培养初中生在语文上的创新能力,应在班级中推行小组讨论制,通过小组研讨和小组带动来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即在班级中按照座位或按照成绩高低来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如此一来,小组讨论和研讨模式就已经打造成功,创新能力就可以大大提升。例如,学生在学习《喂――出来》时,作者星新一留下了一个内涵深刻、令人费解的小说结尾,令人遐想无数。这时,可以让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与想象以后可能出现的结局与情况,学生在想象和研讨的同时,创新能力也就随之大大提高了,这就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作用。
3.理论实践结合,实施开放式学习
在初中语文教学和学习中,如果想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应实施实践教学。即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做好相关创新能力的培养呢,就是要开展切合实际的第二课堂。例如,在学习说明文《蜘蛛》的时候,除了要把课本上的知识读懂弄通,同时也要实施开放式学习,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蜘蛛,看一看真正的蜘蛛、活着的蜘蛛是什么样子,又是什么动态,与书上所说的有哪些切合、又有什么不同。再如,在学习《死海不死》的课文时,虽然去不了死海,但是可以领同学们到海边去感受一下大海,然后再想象一下不沉不死的死海是什么样子的。在学习《向沙漠进军》和《苏州园林》等课文时,可以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看一下相关的影响资料,从而加深对沙漠和苏州园林的印象和理解,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书本与现实的密切联系,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
4.注重发表见解,实施发明式学习
这一点就是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能通过学习产生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而且还要用于发表见解,即便是错误的,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初衷和最终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千古名篇《出师表》的时候,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要做出评价尤其是三国这一时期的事件,评论一下诸葛亮保护庸主刘禅是否正确,启发学生们勇于、敢于发表见解和评论,这就是创新能力。再如,在学习传世佳作《岳阳楼记》的时候,不仅仅要欣赏美景和华丽的写作词语、写作方式,同时要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千古名句做出参悟和理解,高度统一思想,学习范仲淹的大家风范和无私情怀,并立志做范仲淹一样的人。针对发明、发表见解式的学习,正确树立“三观”,实现创新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总结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必将还会发挥出更多、更积极、更加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广大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相关的专家和学者都能站在学术和教学的双重角度上,进一步完善教学机制,推动初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语文创新能力上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有效,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提高学习成绩,培养真知灼见的语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