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思考

sansa2025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思考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既是学生后续学习数学的需要,也是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计算教学既能培养学生专心、严格、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书写工整、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又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高低,因此加强计算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一项基本、长期的任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该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笔者长期从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农村学生计算方面存在算理不清,方法不明,计算能力差,错误率高,书写不规范,注意力易分散等问题,针对农村学生计算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谈谈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点滴做法。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计算的兴趣

  计算教学长期囿于枯燥的数字,单一的教学方法,简单重复的机械练习,导致学生照搬照抄,缺乏独立思考,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索然。因此在计算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计算教学内容,通过讲文化、开展小组竞赛、猜想验证、开火车、抢关夺旗等教学策略创设丰富的、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紧密联系生活实践,感悟学习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探究计算方法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加法的简便运算的时候我先讲了数学家高斯的故事,然后引出了“1+2+3+…+100=”这道题目。告诉学生,高斯小的时候能在1分钟内算出结果,你们想知道他有什么秘诀吗?学生探究简便计算的兴趣一下被激发,为后面进一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计算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让学生帮助解决:实验小学的6名老师带领92名学生去动物园参观。售票处标明成人票15元,儿童8元,老师只带了800元钱够不够?这样就把枯燥的计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理清算理,掌握法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

  在农村计算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计算方法的传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计算方法,通过大量的反复操练,就能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认为计算教学无理可讲。殊不知,算理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学生只知道怎样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学生就是一个机械的执行者,遇到高一级或复杂的计算就不知所措,手忙脚乱,错误百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具演示、教具操作、联系生活等手段讲清算理,让学生既知道怎么算,又明白为什么这样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30×2时,很多老师是这样教的:把“0”遮住,先算3×2=6,再添上个“0”,就是60。然后总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进行大量练习。我在教学中借助教具3捆小棒开展如下教学:每捆小棒10根,30根小棒,就是3捆小棒,30×2就是3捆小棒×2等于6捆小棒,就是60,从而让学生明白了30×2的算理,再总结算法,开展口算练习,从而为后续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计算的速度与正确。因此,我在计算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通过口答、心算、抢答、开火车等形式开展口算训练,做到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表乃至与一些特色数值的计算如25×4、125×8、0.125×8等,一定要让学生烂熟于心,脱口而出;在教学“圆”的知识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为了提高学生计算圆的周长以及面积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求熟记1-20π的

  值。然后无论遇到多大的数与π相乘,均可以采取错位相加的办法进行计算,既提高了学生计算的速度,又能有效保障计算的正确性。

  四、设计对比性、针对性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性

  练习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知识的重点,对学生容易混淆、经常出错的地方进行对比性、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区分异同,突出重点,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性。设计诸如24×5与25×4或者(2.4+1.6)÷2与2÷(2.4+1.6)等对比练习,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等。又如在教学分数除以分数时,设计如下练习:

  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从而强调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有效消除学生在计算中的错误,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促进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有效保证

  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包括正确、规范的书写格式和认真审题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身作则,规范板书,并要求学生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要求学生养成“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计算习惯:一看就是要求学生在计算之前看清数字、计算符号以及数字的特点。二想就是想清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否进行简便计算。三算就是根据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算出每步的结果。四查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查数字是否抄错,运算符号是否看错,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是否漏抄数据。这样,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促进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基于新时期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改革与优化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89-01 在高校管理中,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可以确保进行的有条不紊,...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议小学生的德性养成

    教育是启蒙学生思想、影响学生言行的重要手段,在德性养成方面,教育应当发挥其自身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校园环境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使学生在丰富的校园环境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在与教师以及同学的交流与互动中提升自身的情感认识与道德意识,提高...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旅游APP大学生用户满意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5.035 随着旅游信息化的发展,旅游业势必要经历一场变革,而移动旅游信息服务则成为这场变革中的刚性需求...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让学生的数学笔记“活”起来

    现象二:经常听学生说:“为什么我平常听课也懂,做题也不少,效率也不低,就是一到考试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笔记没做好。 那么,理科真的不需要做笔记吗?本人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小小的探讨。 一、数学为什么要记笔记...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256-01 前言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各种高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迅猛发展。在人们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学习方面的问题。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