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从女大学生就业难谈高校女生就业心理引导

sansa2025

  从女大学生就业难谈高校女生就业心理引导

  一、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727万,大量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就业压力增大,而其中女生尤甚于男生。从就业结果看,一是女生就业机会较少。根据相关调查,与男生相比,女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机会;平均投出约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二是女生就业质量较差。在就业过程中,女生常常被划分为“低技能、低收入”领域,很难做到与男性“同工同酬”。三是女生对自己所获得的职业满意度低于男生。

  在就业前,用人单位招聘女生的条件比男生苛刻,同样的岗位、学历、专业要求,不仅对女生内在素质、外表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在结婚、生育等方面也有苛刻条件。有些单位打出了“只限男生”或者“男生优先”的牌子。在就业过程中,女生所花费的时间成本、物质成本、心理成本比男生要高,有些用人单位对待男女生的面试方法和态度也不同,比如:对女生往往会多提出一些恋爱状况、婚育计划等方面的问题。

  二、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

  自卑心理。在传统观念里,女生就应该乖巧、内敛、听话,在这种传统理念教育下的女生,在平时就不擅长表达和推荐自己,不太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缺少对能力的培养,也缺乏对自己正确的认知,有着强烈的自卑心理。

  依赖心理。女生从小到大受到家庭的关心照顾多,几乎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决定和包办,自我进取心和自我实现感不强,在就业时主动性不强,寄希望于学校或家庭,潜意识中有“等、看、靠”的思想。

  焦虑心理。从环境压力来看,目前公认女大学生就业环境比男生更不利,同时,受认知、情绪、价值观、生理特点等内在因素影响,都会让女生产生更多的焦虑心理。

  求稳心理。女生通常缺乏挑战和创新的勇气,有着一劳永逸的心态求职,不能主动的调整期望值,过分强求报酬较高、环境较好、工作轻松、相对较稳定。

  逃避心理。2013年,教育部网站发布一组数据:2010年全国女硕士首次超过男生。2012年,全国143万余硕士研究生中,女生已比男生多4万人。读研究生已成了很多女生逃避就业的“好去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在女生中抬头,有些女生干脆成了“不就业一族”,呆在家里靠父母伺候或忙于相亲、等待嫁人。

  三、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引导对策

  (一)学校层面

  1.贴合女生实际引导女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自身优势。从入学开始就指导女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女生认清就业环境,引导女生客观认识自我,结合自身兴趣、性格和能力倾向,合理设计职业生涯,确立职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

  2.突出实践能力指导,提升综合素质。一是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女性教育特点,实行“因性(别)施教”,抓好女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四自”教育;二是开设适合女生完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实习和实践课程;三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女生利用假期到社会上兼职,强化其能力和素质提高;四是引导、鼓励女生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就业筹码。

  3.开展有效的职业指导,提高女生的就业优势。一是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下设专门女生就业指导站,加强对其就业动机、就业心理、就业观念的引导,在形象礼仪、简历设计、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门培训;二是强化用人单位提供需求女生信息的意识,掌握对女生人才的需求数量,建立女生人才库,加大对女生的推荐工作,组织专门为女生服务的供需见面会。

  4.开展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心理指导,加强女生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一是加强就业心理培训,引导女生积极调整心态,适应就业需要。二是邀请成功的职业女性给女生讲述成长经历,让女生认识到女性的社会价值,提高就业自信心和成就感;三是通过开展心理团体或个体咨询,让女生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四是引导女生树立自主创业的自信心。

  5.重视高校中的女生组织,发挥其潜在力量。发挥高校学生会女生部为女生服务的功能,丰富女生课余生活,维护女生权益,为女生提供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服务。

  (二)女生自身

  1.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对具体环境条件、社会需求和个人能力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积极主动学习,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正确认识自我,纠正认识偏差。一般来说,女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和忍耐能力等方面。因此,女生不要轻视自己的性别,要在就业过程中充分展现女性优势,增强竞争意识。

  3.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高社会、职场适应力。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涉猎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参与更多的实践、实训和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等,形成过硬的专业本领、出色的实践应用能力、过强的能力特长。

  4.学会心理自我调适,清除消极心理影响。要自觉主动选择诸如自我适度宣泄法、自我转化法、自我静思法及理性情绪法等心理调适方法来调节自身心理平衡,使自己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完成求职择业。

  从女大学生就业难谈高校女生就业心理引导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善于用师爱去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热情、心血和智慧去启迪诱导学生,使班主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随着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在小学高段的教学中,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就要重视学生的...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新课标下数学生活实践课程的应用

    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学必须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践课程,能够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学习场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学习模式,提升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新课程时代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75-02 小学是孩子们健康成长、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的首要目标。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却遇到...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工作

    [摘要]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因变而变。要加强高校生的网络德育,必须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加强高校教师网络德育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 网络德育;高校; 管理系统 网络作为新的技术平台,在为高...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17-04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是民族振兴之魂。今天的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正在蓬勃涌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是创新...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学生与统招学生学习性投入的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04 Comparative Study of Students Learning Inputs in Vocationa...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