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sansa2025

  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119

  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已经不再新鲜,但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却是全民关注的热点,这不仅影响了构建的和谐社会,还极大的造成了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因此,需要有效的对女大学生的心理进行及时的疏导,提高她们的自信心,并提出有利的解决办法应对就业难题。

  1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11较少的就业机会

  由于处于弱势的生理条件,在工作中给女大学生会带来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因此,在进行毕业生招聘时大多数的用人单位都更加倾向于男生。这就使得只有很少的工作机会会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留给女大学生。而且女大学生选择就业行业的范围相对较小,尤其是对那些很难找到与所学专业相关或相符的理工科的女大学生而言,很多理工类的公司和企业是不太想找工科女生的,相比于男生而言,他们觉得女生不精通理工类东西,因此,很多理工科女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本专业,而是去从事一些如文秘、公关等传统女性的职业。

  12较低的就业满意度

  相较于男生来说,在就业单位上女大学生的满意度较低。这是由于当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共同面试一家公司时,面试通过可能性较大的是男生,并且很多公司根据自身公司的性质会有很多条件的限制,这时的女大学生心理上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只能不断放低自己的择业要求,最后选择一个不太喜欢的工作,因此,对工作形成了较低的满意度。

  2关于就业反映出的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21自卑心理的产生关于性别的歧视

  关于近年来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性别歧视的话题越来越多,曾在全国妇联公布的调查中显示,近九成的女大学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虽然表面上看很多公司尤其是大型的公司,公开表示过在聘请人才的过程中不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往往男生更容易获得青睐。因此,以上种种的现象不断磨灭着女大学生的自信心,从最开始的希望满满,然后一点点的消失殆尽,使其产生自卑心理,心情低落,自我认识变得模糊,之后可能会错失理想的工作机会。

  22失望心理的产生由于过高的就业期望

  浪漫憧憬的未来工作的情形是在调查高校女大学生时得到的最多的回答,通过大学几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她们想要找到一份高回报、高起点的工作,同时拥有安逸、舒适、令人羡慕的生活。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她们觉得女性应该追求平静、稳定的生活,因此,在择业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女大学生更倾向于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对于工作地位、环境和性质等过于看重,想要一蹴而就的期望太高,没有正确地认识就业;工作地点的选择更加倾向于北上广等发达的地区或大城市,对于贫穷的地区和偏僻的地区是非常不愿意去的。对于未来太过理想化、美好化的职业想象,对于现实她们错估了,在正式地进行择业就业的选择时,关于理想和现实之间,会在她们的心理上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最后出现心理问题,如失望、焦虑、困惑等。

  23依赖心理的形成关于家庭因素

  在国家没有放开二胎之前,一直是独生子女的天下,国内家庭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女大学生从小受到了来自家庭的过多保护和宠爱,并且,随着人们思想的逐渐开放,“重男轻女”的现象不再那么明显,取而代之的是“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说法深入人心,所以,与男生相比女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锻炼较为缺乏,非常常见的现象是在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依赖心理的产生。女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定位不准确,不具备独立的行动能力却具备独立的思想,对于独立判断能力和自信心的缺乏表现在就业过程中,在就业之前没有积极的进行准备,对过于依赖学校的老师、家里的父母和社会关系,对于自己的未来无法决定,对于理想工作的机会容易失之交臂。

  3关于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31强化就业保护环境

  (1)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网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还需要尽可能地完善针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塑造平等就业环境对于女大学生的需要不断强化,尽快出台一系列平等就业的条款用于保护女大学生,对用人的单位进行法律责任的约束。

  (2)改革和完善一些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社会保障制度,例如,进行生育保险制度的完善或建立,进行社会化的生育成本,不再需要独自承担对于用人的单位,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或调节的措施对于那些接受女大学生而导致成本增加的单位。

  (3)政府适当地进行财政补贴的增加或者税收的减免对于达到一定女大学生录取比例的工作单位。

  (4)针对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监管部门应当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建立,定期进行检查工作对于招聘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同时给予严厉的处罚对于在大学生招聘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的单位,以便有效的落实政策。

  32在高校应当加强就业培训的指导课程

  (1)对于从学校能够顺利步入社会的女大学生而言,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在大学时期接受的就业指导的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

  (2)各个高校需要加强对建设学科的工作力度,在课程设计、学科规划、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出发点应该以遵循市场经济为基础,与之相符合的是社会竞争,在进行培养方案的科学构建时要以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出发点,以便尽可能提高社会的竞争力。

  (3)学校需要加强引导女大学生心理因素的工作,通过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帮助其消除困扰,对她们的择业观进行科学的引导,对于在工作中遇见的性别歧视的现象应当客观地对待,进行自我的完善,将歧视化为一种动力,增加就业的机会。

  (4)各高校需要对女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引导,还需要进行求职指南的提供等工作,明确的告知她们求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利于她们对于求职的结果有足够的心理接受准备,也利于自信心的养成,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我优势,以便将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女性的不正确认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

  33自我就业能力的加强

  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我们能够从各个方面了解到就业的信息和就业的形势,女大学生应该对就业行情有充分的认识,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工作竞争,进行失败的总结,改变不足的地方,争取在下一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4结论

  总的来说,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政府,他们给的只是辅助性的帮助,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仍然是女大学生自己,因此,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的完善,对于不公平的就业环境保持平静的心态,深刻体会到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策略初探

    一、新媒体时代条件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观念短浅 当今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甚至一度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困境。与此同时,高校在指导学生就业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理念,并且过于...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管理优化的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日趋加强,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大学毕业生,从政府,学校到毕业生本人都感到与日俱增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也一直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此时,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研究优化大学生就业服...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新思考

    我们国家高等院校毕业生的资源配置相关机制正在逐步转为市场配置,这顺应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给大学生自主选择合适自身发展职业及工作岗位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大学生就业工作通过卖方市场转型为买方市场,逐渐变成不争事实。大学生对经济社会建设及...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033-02 大学生就业困难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比较多的,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教育系统发展...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