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现状

sansa2025

  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反腐败像雷阵雨,雷声大,雨点小,刮一阵风就拉倒。”这是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对当前反腐败形势的一个比喻,认为反腐败斗争“光说不练”,实际成效不明显。那么,反腐败真的是“雷声大雨点小”吗?其实,这种看法并不符合事实。从一定意义上讲,“雷声大”体现了我们反腐败的决心大和声势大。这些年来,党中央每年都对反腐败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国务院每年召开廉政工作会议,制定了一个个专门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但用“雨点小”来形容反腐败成效却并不符合实际。事实上,我们党不但高度重视反腐败,而且是雷厉风行、坚决打击,不但是“雷声大”,而且“雨点也大”。

  一是“真打”,对腐败分子动真格。反腐败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到行动中。200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34504件,结案13280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8708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366人,还对703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共查办商业贿赂案件15548件,涉案金额39.1亿元。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立案351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21人。

  二是“狠打”,严查深挖抓“老虎”。不论职务多高,只要搞腐败,就一查到底,绝不姑息。2009年查处了王益、皮黔生、黄松有、陈绍基、王华元等一批大案要案,正在立案侦查的还有许宗衡、李堂堂、黄瑶、宋勇、康日新、张春江等。“经济有特区,反腐无特区”,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被抓时一位网友的留言,正说明了这一事实。

  三是“善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工作创新,推动反腐败工作从着力治标、侧重遏制,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再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转变,努力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形成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合力,增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学性。

  一、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现状

  在少数民族地区,廉政教育的步伐也是紧紧跟着党中央,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院校,更是高度重视对于廉政教育的意识传播与实践规范。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自身特点和地方实际情况,可以总结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现状。

  教育部于2012年提出了全面深入推进高校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高校需要大力倡导廉洁教育,与社会其他群体有所不同,高校师生对廉洁思想的认识普遍对贪污、腐败等现象只有理论和书面上的认识,并且对相关职能部门惩治腐败、净化社会风气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但由于高校师生,特别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范围及认知能力的有限性,是非判断能力不强,受社会负面影响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容易出现片面看法、过激言论,因此其廉洁教育思想仍处在较低层次。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做出了许多政策性导向。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廉政意识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要把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搞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但是在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要寻找一个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需要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但特殊的教育方法不等于其享有特殊的权利,决不能在特殊的借口下放松管理,要奖罚有据,只有从政治、思想、道德上严格要求,才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经济全球化,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视民族地区落后的现状,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最终才能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的优秀人才,位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贡献。

  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对策

  高度重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理念;高度强调意识形态建设和执政党政治道德与政治伦理建设;高度关注制度建设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强化舆论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明确舆论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即既要宣传党的反腐倡廉理论、方针政策及形势、任务,又要宣传反腐倡廉的成果和先进典型。要创新舆论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既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要适应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作用。要突出反腐倡廉网上宣传重点,创新网上宣传方式方法,增强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加强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和处置,对网络舆情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紧紧围绕反腐倡廉重大决定部署、重要法规制度出台、重要案件信息公布和损害群众利益等事项,及时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监督、收集和报送工作,以正确真实的信息引导舆论,消除公众疑虑和猜测,使人们理性表达诉求,发展健康、廉洁的网络文化。

  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是我们党始终不懈的价值追求。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是我们党永葆政治本色、巩固执政地位,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现实需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廉政教育建设更值得引起注意,改革创新精神抓实基层党建,把党的纯洁性建设寓于为群众服务之中,不断增强高校的纯洁性建设针对性、实效性,从而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廉政教育意识,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的接受廉政思想,在走出高校大门之后仍以廉洁保身,不为腐败所污染,更好的为国效力。

  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现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进机制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关...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097-02 就业乃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就业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等多...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问题实证浅析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的财富,也是我们国家重要优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探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04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是党在民族政策方面的根本立场。根据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政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深造。对于普通...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56-02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份认同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78-02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身份认同问题 梁启超曾说“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彼,日本人;我,中国人’,凡遇...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