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益

sansa2025

  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183-01

  立德树人,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治课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把教学内容仅作为一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紧贴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创新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思想情感与思维方式健康成长。

  在这种教学理念支配下,我积极钻研和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深入分析学生思想波动与心理变化的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使政治课成为初中学生步入社会的入门课,提高了政治课教学的社会效益。

  一、着力促进自我意识萌醒,提高规范自我形象的自觉

  初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身心成长和发展剧烈动荡的时期。青少年要想在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首先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顺利度过这个动荡期,为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奠定基础。现在的初中学生缺乏健康的自我意识,往往明于察人,昧于察己,常常迷失在茫然的自我当中,容易受到周围非健康信息的暗示,而走了弯路。

  初中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是,能够客观准确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和着力点。我在讲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的内容时运用了心理学的“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我组织学生进行查阅爱因斯坦成长的故事,梳理爱因斯坦成为大科学家的路径,借鉴爱因斯坦的人生经验的讨论活动。同学们总结出认识自己的方法: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就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做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经过讨论爱因斯坦成才故事,师生取得这样一个共识: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自己,有三条基本的办法――即,通过反思认识自己,通过他人了解自己,通过集体评价自己,这样做就能防止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有了这个基础,我又运用“成就动机”原理,强化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帮助学生建立成功认识自己的自信心,对成功给予积极的肯定,对失败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从而强化他们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己的美好的未来。

  二、树立健康人际关系理念,提高自我调节的意志品质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生理发展超前而心理发展滞后,使得初中生内心世界充满莫名其妙、难以诉说明白的矛盾。引导初中生树立健康人际关系理念,学会驾驭自己情感、调节自己行为的方式,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异性,自然大方地与异性交往、取长补短、完善自己,这将对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在讲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感悟青春-青春误读》时,我运用了心理学的“酝酿效应”(所谓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放上一段时间,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人际关系理念,掌握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让少男少女意识到男女有别,于是在行为上表现得疏远异性,然而心理的变化又让少男少女对异性充满好奇,渴望异性间的交往。鉴于此,我组织学生开展如下的活动:每个学生写下自己所欣赏的异性同学的特点,进行互动交流。

  为了巩固这个教学成果,我又组织学生观看《棉花糖》实验。组织讨论:为什么有些孩子能成功守护住棉花糖,而有些孩子却做不到?使大家明白人的自控力―― 一个人面对一些事物、突发事件,以及对自己的某些情绪与自我冲动等进行的自我调节的能力,是使人成功或失败的重要条件。自控的过程有时是痛苦的,甚至是煎熬的。但是自控力强的人,其实也代表着他们有一种能力超强!这种能力叫延迟满足的能力。也就是说,青少年学生要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努力学习文化和技能,以丰富的生活充实、调节自己,还要学会理智地思维,提高自控能力,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交往问题,建立起真正纯洁的友谊,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积极引导发展批判思维,提高多视角分析问题能力

  初中?W生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和快速发展,他们不再盲目接受老师的简单说教,对老师课堂讲述的内容不但评头论足,有的学生还对老师阐释的理念持有怀疑、质问,甚至根本不相信。他们课上对老师已没了小学生般的崇敬,通常表现为,心里喜欢的老师,就会积极学习老师所教的学科;不喜欢的老师,就可能会排斥老师所教的科目。

  从心理发展角度看,自我意识萌醒、批判思维产生是学生社会化的进步。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巨变期的特点,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沿着健康轨道发展。

  我在讲八年级《老师伴我成长》一课时,抛弃了照本宣科地讲理论知识的方式,而是运用了心理学的“暗示效应”原理(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讲述中学生心中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对人、对事、对社会往往是理想主义者。同学们心目中老师的形象通常都是非常完美的,但是现实中理想化的老师是很少的,每个老师都是不完美的。面对不完美的老师,你怎样和他们建立朋友式关系呢?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争辩,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老师也和自己一样是有个性的人,也都有喜怒哀乐各种情绪,作为学生要理解和尊重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这样就可以与老师建立朋友式关系。

  有的同学在讨论交流时说,朋友之间也会发生误解和冲突,关键是发生误解和冲突后如何面对、如何沟通?学生与老师建立尊师爱生关系,既满足了学生被尊重、受保护和有安全感的要求,也因亲其师、信其道为认真向老师学习奠定了前提条件。

  在学生们敞开心扉讨论基础上,我因势利导说,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教与学的重要动力。师生间良好的情感来源于课堂里无拘无束地表达各自的思想、认识、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实现思想认识的自由交流,和情感态度的积极互动。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做到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阐述问题,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知行?y一。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巧用心理学有关理论进行教育,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唤起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就能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益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善于用师爱去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热情、心血和智慧去启迪诱导学生,使班主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随着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在小学高段的教学中,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就要重视学生的...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新课标下数学生活实践课程的应用

    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学必须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践课程,能够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学习场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学习模式,提升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新课程时代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75-02 小学是孩子们健康成长、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的首要目标。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却遇到...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工作

    [摘要]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因变而变。要加强高校生的网络德育,必须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加强高校教师网络德育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 网络德育;高校; 管理系统 网络作为新的技术平台,在为高...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17-04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是民族振兴之魂。今天的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正在蓬勃涌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是创新...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学生与统招学生学习性投入的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04 Comparative Study of Students Learning Inputs in Vocationa...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