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浅谈大学生德育教育

sansa2025

  浅谈大学生德育教育

  当代大学生做为我们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同时也肩负着“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了整个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因此大学生应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虽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从总体上看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仍存在众多问题问题。如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思想素质低,法治观念淡薄,容易受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其他消极的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1)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爱国”的价值理念,自觉形成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和信念,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始终坚持以集体主义作为核心价值导向,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自觉抑制、克服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相悖的不正当的个人行为;(2)争当奉献社会的模范,争当促进和谐的模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其引领社会风尚,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3)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知法、懂法、守法,以法律为武器,捍卫正当权利。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要加强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学习宪法、基本法律制度和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遵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规范;遵循“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遵循“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团结和谐”的家庭美德;加强自身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办事,保护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1)广泛涉猎中国传统文化、中外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美学、艺术、中国民间文化、世界文化遗产、人文景点以及人类与世界、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发展等知识,对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提升人文素养;(2)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追求平等,追求远大的理想,领悟生活的真谛,尊重人的价值,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拓展自我、提升自我;(3)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主人翁意识,坚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拥有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追求幸福生活。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不仅要广泛阅读,积极参加学校的人文讲座,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及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也要经常性的参观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经常性的学习、观赏高雅艺术,感悟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形成独立的审美观念,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三、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

  (1)我们要学会认识自己,看到自身的优缺点,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控,受自己的情绪支配,能耐受挫折、恐惧和不幸。立足现实,追求美好未来,积极超越自我,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最佳结合点。面对困难面前,不逃避,不退缩,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处事果断坚决,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面对成功和胜利,不骄傲,不自满,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完善自己。(2)我们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与同学友好相处,主动关心他们,能够营造一种关系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当代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我教育,注重自我锻炼和自我提升,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积极应对和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事故,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形成完善的个性品格;树立正确人生态度,始终保持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心态,保持旺盛的学习、工作热情,树立知足、感恩、豁达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用良好的精神态度影响身边的人;参加的有益社会实践,提高人格修养,最终塑造健全的人格。

  四、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1)培育自律精神, 强化自我教育与管理,自觉改掉不良习惯, 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2)具备良好的仪表仪态礼仪、交谈礼仪、服饰礼仪、工作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3)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母校为荣,尊师重教,关爱同学。

  严格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课前请假,遵守课堂纪律,尊重教师,维护教室环境卫生,爱护教学设施等;与同学和睦相处,尊重他人隐私及个人习惯;保持寝室整洁、美观,不抽烟,不酗酒,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自觉保持环境卫生;增强消防安全意识,节约用水,保护公共物品,遵守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等;文明上网,文明健身,自尊自爱,举止言行得当;遵守纪律,待人有礼,文明用语,不说脏话,不打架;衣着整洁,举止端庄;爱护公物,文明离校,保护校园环境等。(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浅谈大学生德育教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论感恩教育在独立学院学生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从孩子的出生一直到孩子成人找工作。家长一直都是把孩子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完。导致孩子没有自主性,而且缺乏感性思维。对人际交往等问题处理的并不是很好。而感恩教育的提出,也是针对这一代的青年人而言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以人为本,以德服人。我国...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三学生考前心理障碍分析及疏导措施研究

    高三学生面临严重的升学压力,高考不仅是学生人生的转折点,而且寄托了家长和教师的期望,高三学生在多重压力下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形成考前心理障碍,不但影响了高考备考,而且容易造成身心危害,因此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关键。...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该文通过探讨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意义,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自主探究教学 &nb...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中学生已逐步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需要一定的情感。不懂得尊重学生,唯我独尊,课堂就会显得冷淡,学生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针对教师的教与学...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 1.引言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与任务,结合个人学习能力完成学习计划,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地理知识,成为地理知...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与择业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及自我期望值过高等特点,难免陷入择业的心理误区。大学生要想有一番作为,就必须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勇敢面对世界、接纳世界,找到真正改造世界、创造业绩的切入点。 一、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