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sansa2025

  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时代对现代职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使高职教育实现“以能力为本”向“以素质为本”的转变,是当前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学校必须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

  一、职业素质及职业素质教育

  什么是职业素质?人们对这一概念没有一个固定的解释,普遍的观点是:指人在社会分工中因从事某种职业而应具备的精神、素养、知识、能力的总和。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职业素质教育从广义来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职业素质为目的的教育。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心理和职业精神等内容的教育。

  二、高职院校开展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高职教育与大家熟悉的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虽在层次同属高等教育,但前者属于职业类教育,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后者属于科研类教育,培养科研型、学术型人才,也就是说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性质、类型、培养目标与教学特点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具有高职教育自身的特色。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又要具有职业教育特点,要面向实际、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毕业生有较强的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特色。由此可见,高职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获得相应职业领域所需的能力为出发点和终结点。职业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内涵,是高职教育特征的必然要求,是主动适应企业的需要,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社会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要求明显提高

  在经济迅速增长、技术迅速进步、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于聘用人才的挑选更加严格,他们在招聘人才时,不仅仅以职业技能作为标本,他们更多的是注重求职者的职业素质。目前,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大学生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相差甚远,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好高骛远”的现象十分明显。面对这种现象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国内外对职业素质教育十分重视

  1972年,德国劳动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教授提出了“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能力之外取得职业成功所必需的一种基本能力,具体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信息处理、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能力。此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全球认可。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推出了培训测评体系,并列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我国对加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也高度重视。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意见》中提出:“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向全国发文,推广职业核心能力认证项目。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是职业素质培养的主体,在大学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这是提高职业素质必不可少的方法,是形成职业素质的内因。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责任。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学会从逆境中寻找机会。同时,要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自我对职业活动的认识和实践,形成较强的职业素质。

  (二)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对策

  1.构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围绕培养职业素质这一主题,高职院校要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明确高职专业所对应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要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素质密切相关、应用率高的专业知识内容,并根据职业的不断变化和新的要求,不断充实新技术、新材料,逐步构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2.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要将学生必备的素质和能力落实到相关的课程和教学大纲中,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企业文化元素,使学校职业素质教育与企业对接,为今后进入职场,快速适应职业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3.把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践教学中。由于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是有效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通过这三个环节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的人才培养。

  4.发挥校园文化在素质养成中的教育功能。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着眼导入行业元素,根植于行业文化,充分发挥院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媒体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以此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搭建平台。并通过专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启迪,促进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

  总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学生本身,还需要政府方针政策的正确引导,需要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撑和健康网络文化的熏陶,特别是需要家庭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共同协作下,才会使素质教育取得实效。

  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院校学生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因此利用考试对学生进行检验十分必要,然而传统的考试方式给教师带来很大的负担,耗时长,工作量大,教师容易疲惫不堪,同时对于学生来说纸质的试卷也比较耗时,而在线考试具有高效、实用的特点,...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探索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荐,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在学生管理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和矛盾,提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职院校学生吸烟现状及控烟心理对策

    Abstract: Such measures as the questionnaire and case interviews among others are adopted in the research to demonstrate...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意识与和谐班级文化的建设基点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本身是非物质的,但是客观的事物一旦沾染了意识便体现了人类的文化属性。意识,作为一种主体文化的反应,本身带有个体的主观性,但个体意识一旦汇集在一起便具有了文化的特性而成为客观存在。文化和意识同样赋予了教育以特殊的内...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应对策略探析

    在高职教育各专业中,数学课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学生对数学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不够到位,加之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数学课的教学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1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分...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高职院校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得到关注是因为其不但具有审美功能,也具有认知和教育等功能。艺术作品功能不能单凭作品体现,还要通过艺术鉴赏才能完成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教育领域,艺术鉴赏成为重要教育手段,对专业人才教育起到重要影响。在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培养...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