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浅谈高职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sansa2025

  浅谈高职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毕业生数量剧增,高职大学生就业前景广阔,但目前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失信现象,如就业推荐材料出现虚假成分,签约后随意毁约,不履行就业协议等,这些就业中失信的行为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降低了大学生的信誉度,损害了学校的形象。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求职材料弄虚作假

  简历和各类证书是毕业生求职的必备材料,有的高职大学生一开始求职就抱着不正当的心态,他们会选择虚拟学生干部经历、修改学习成绩、包装自己的实践经历,甚至自己制作各种评优证书。

  (二)就业违约

  就业是一种双向选择,招聘方和应聘方都有选择和被选择的自由。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是制约双方的一个法律文本,一旦签订了用工合同,双方理应遵守。然而,一些高职大学生在就业应聘时,在已签约的情况下还在不停的参加招聘会,出现“一女嫁多夫”的情况。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常有毕业生不与用人单位走正常解约程序,不到单位办理相关的手续或知会用人单位,不打招呼说走就走,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正常运转,损害了学校的声誉。但由于目前由学校印发的三方就业协议没有受到法律的约束,且学生违约成本较低。因此,在职业院校就业协议违约现象不断。

  (三)面试造假

  目前,大多数高职学院多为学生举行的专场招聘会,用人单位招聘时间有限,在招聘时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从众多应聘者中选拔,最终确定聘用对象。因为时间紧,应聘者众,也无法在短短的面试时间内完全甄别应聘者所表述信息的真伪。所以一些应聘的大学毕业生为了在面试时,往往夸大自己以往的成绩,虚夸个人能力,拔高自己的形象,吹虚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二、高职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近些年来,在利益面前,我们看到了薄弱的信用基础。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政治领域的腐败、道德秩序的失衡、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等,让我们看到了“守信者”利损,“失信者”利增的反向淘汰机制,使得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日渐薄弱,并侵蚀到职业院校。

  (二)职业院校诚信教育体系不健全

  诚实守信是道德教育的核心,也是国民教育中塑造学生高尚品行和健康人格的中心环节。但目前诚信教育体系的不健全是客观存在的,中小学诚信教育缺失,而到了职业教育中,为了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硬性需求,高职院校又专注于对学生技术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了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在健康人格和诚信品行等问题上的培养,对就业诚信的教育更是匮乏。

  (三)用人单位的影响

  用人单位拔高用人条件,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客观上导致毕业生求职弄虚作假现象增多。有的用人单位在明知学生已签约的情况下,与有约学生重新签订就业合同,致使新一轮毁约产生造成恶性循环。有的用人单位在学生随意毁约后,为了避免麻烦就不了了之,使学生对违约的责任没有认识,造成学生任意违约的主要原因。也有个别单位认为现在就业形势严峻,不愁找不到员工,因此,面试的时候将薪酬待遇说的很好,但是当学生到岗后发现企业提供的条件较之前交差,也会让学生失望而与用人单位解约的现象。

  (四)高职大学生自身原因

  高职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淡薄是就业诚信缺失的主观原因和本质的原因。他们对于其行为造成的影响缺乏认识,对社会诚信氛围的营造缺乏责任,使得就业过程中诚信缺失现象不断浮现。部分高职大学生不重视就业诚信,他们不懂到要实现顺利就业,应该是在个人的职业形象、求职技巧上多下功夫,而往往是选择投机取巧。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对违约、虚假信息面试习以为常,这与学生的素质相关,但也体现出职业院校在诚信教育和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诚信的对策

  (一)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创造良好诚信就业环境

  高职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赖于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这就需要着力构建诚信社会,全力营造一个重诚守信的良好就业环境。毕业生所呈现出的就业失信,与当今不良的社会风气有很大的关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营造一个诚信的社会氛围,改善社会风气,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创造良好诚信就业环境,为大学生道德养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用人单位和高职毕业生都能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二)加强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高职院校作为高职大学生的直接培养和教育者,对诚信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舆论宣传,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让学生们充分诚信都是学生不可或缺的道德素质,要教育毕业生重信守诺,履行义务,促进学生诚信道德的知行统一。职业院校应当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顶岗实习、就业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自觉讲诚信。

  (三)完善就业指导与规范管理

  目前职业院校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和教授相对比本科学院较为薄弱,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应该将就业教育贯穿学生在学校的全过程。就业指导课程应针对性地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增加个性化指导,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辅导。让高职大学生学习、了解和掌握当前我国在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法律在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等方面的相关规定,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四)建立毕业生就业诚信档案

  职业院校应加强审核毕业生就业的基本信息,切实保证其真实可靠,对于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学生及时给予教育、引导。就业指导部门应及时整理毕业生就业录用情况,对已签约的学生明确规定不得参加其他用人单位的招聘。学校要严把就业推荐表与就业协议书的管理,严格就业协议书的补办和申领程序,对于学生乱签协议的行为,学校必须加强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和就业推荐表的发放,不给违约者以任何机会。

  (五)规范用人单位招聘

  用人单位作为职业教育的参与主体,应该主动承担起自己应当担负的责任。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应当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合理科学、切实可行的招聘要求与标准。在招聘宣讲时应实事求是地向学生介绍、宣传单位情况及工作岗位,勿用过高的空头承诺“诱使”学生失信。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和重视诚信标准,在应聘过程中弄虚作假时,无论其有多“优秀”,均可将之拒之门外,以杜绝就业失信行为的发生,维护诚信的就业环境。

  浅谈高职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试论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1 学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1)竞争压力过大造成抑郁心理 社会岗位需求由于受高等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和国有企业下岗失业熟练技工的双重挤压,总体状况相对趋紧,择业竞争加剧,学生心理压力相应增大,部分学生出现消极心理倾向,...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析高职学生入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已成为新时期高职教育中的一个新课题。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入党愿望强烈,但他们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普遍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他们的政治理论知识缺乏,政治素养不高,导致他们政治信仰容易发生变化,影响他们先锋模...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做好高职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12-0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第32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分析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一、赏识教育内涵 赏识教育是以挖掘学生兴趣爱好、强化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为目的的教育方式。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能够进一步挖掘学生学习潜力,促进学生的成长。...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析高职学生英语口语现状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在21世纪,社会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逐步增高。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作为交际能力中重要的一项受到高职学校英语教师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析高职大学生网络购物消费行为分析及电子商务创业建议

    计算机、手机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网络购物掀起一番热潮。作为对新事物较为敏感的高职大学生而言,自然成为网络购物的主要人群之一。在网络购物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高职大学生带来了创业的机会,解决了一部分高职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问...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