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实现途径

sansa20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实现途径

  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在一些学生中蔓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本质要求。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自我意识强,个性鲜明,一部分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不善于将个人奋斗目标和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明确自己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公民。大学生公民教育就是对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公民群体进行的公民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大学生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能够维护权利与履行义务,具有自由、公平、民主、法律意识和行为的现代公民素质的各种教育活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优秀的社会成员。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全体公民的认同和践行。大学生的社会文明意识、社会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作为公民的主体性不断成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道德素质是人才素质结构的首要方面,是实现人才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个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涵盖了个人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德育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指导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学生认知、认同和践行,认知和认同是践行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认知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形势政策课等让大学生加深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目标的理解。法律基础帮助大学生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大学生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

  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是大学生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磨炼意志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等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大学生的精神成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德育、智育和美育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社会实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现实实践活动,陷入到空洞、刻板的理论说教,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重视大学生课堂理论教育,又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和服务社会。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练就本领和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知行统一,注重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转化成实际行动。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提升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引导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回报社会,参与形式多样的义务服务活动,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通过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活动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实现途径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医学生职业道德的自我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257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

    sansa2025教育师范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简介]赵晖(1986-),女,土家族,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武汉音乐学院思想政治课部,讲师,主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科研专项任务项目“‘三个自信’融入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sansa2025未命名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a)-0031-02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注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大学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希望,因而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

    sansa2025教育师范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知识成果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传播,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侵犯他人权益、窃取他人成果等行为也是屡见不鲜。网络信息技术使用的不规范、不道德、不可控始终挑战着当下人们的道德底线,在损害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导致一些公民...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高校作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主战场,文化建...

    sansa2025经济管理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1引言 自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可是急功近利思想、拜金主义等不正确的价值观也随之而来。面对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情况,人们不知所措,无法辨别善恶,很多人的价值观被扭曲。这时就迫...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