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医患沟通专项培训对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的效果研究

sansa2025

  医患沟通专项培训对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c探讨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医患沟通专项培训对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实习的在院医学生、研究生及规培医生30名作为观察组,对其实施统一医患沟通专项培训课程;另选取同期30名医学生作为对照组,按一对一导师制进行实习,医患沟通相关知识及技巧的讲解由各导师自行进行。采用医患沟通认知表对两组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认知度进行评价与测定,对比两组学生各维度得分及分项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医学生的沟通启动、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沟通结束等各分项相关评分[(21.37±4.38)、(44.50±5.13)、(17.89±2.62)、(19.69±2.68)、(9.72±1.78)分]均高于对照组[(17.86±3.15)、(39.19±5.46)、(13.18±2.94)、(15.13±2.89)、(7.02±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医学生按目前一对一导师制进行实习,医患沟通相关知识及技巧的讲解由各导师自行进行。观察组医学生则实施统一医患沟通专项培训课程,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对医学生对医患沟通的理解及认知进行现状调查,由各级专家、临床医师、校领导、老师等共同探讨研究,编写适用于临床教学、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教学大纲,制定系统化、规范化、个性化教学计划,随后,对已选定的观察组医学生实行医患沟通专项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主要分为理论及实践两个阶段,①理论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医患关系的内容、概念,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沟通的主要目的、方式、含义,有效的沟通的技巧,不同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艺术及沟通在医患关系中的应用等。培训可采用观看PPT、光盘、现场讲座、专题讨论等各具特色的方式进行,设计完成课时,每周至少进行1~2次,每次培训结束后应进行抽查,对学生的理解及接受程度进行分析探讨,不足之处应及时予以改正及完善。②理论培训结束后开始进行实践操作,由相关临床专业医师模拟标准化患者或其家属作为考察对象,对其进行实践培训,换则会可分为普通患者组(有自主意识、能自由活?印⒕弑敢欢?交流能力)及特殊患者组(肿瘤患者、急危抢救患者、手术患者)两大类,针对普通患者,其考核内容主要围绕在患者入院后的接诊、基础资料及相关病史采集、病情告知与记录、完善各项诊疗同意书签字等,在实践过程中考核者应重点观察学生的语言叙述、表达能力、是否具备一定沟通技巧,并询问患者对其服务的满意程度。针对特殊患者,除以上内容外,学生还应进行各类风险因素指导告知签字、危重病情讨论,模拟抢救状态下的谈话、手术实施及麻醉前后的谈话、肿瘤患者的病情告知、行特殊诊疗前的谈话等。所有培训结束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培训前提出的相关问题再次进行调查,总结相关资料,进行系统规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医学生5个维度的各项得分情况。本研究采用SEGUE量表[4]评定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量表共包含25个项目、5个主要维度,即沟通启动、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沟通结束,每项内容均为1~5分制:1分为非常不符合;2为不符合;3为说不清;4为比较符合;5为非常符合。分数越高表明学生沟通技能掌握程度越好,反之则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医学生的沟通启动、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沟通结束5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学校所培养的医学生,其步入社会临床实践后,其需要面对交往的绝大多数群体是患者及其家属,因而,医患关系是医学生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医患沟通是其在生活与工作中需掌握的最重要技能之一[5]。学生所掌握的医患沟通技巧绝大部分来自于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及前辈们的经验之谈,缺乏专业性、统一性及系统性培训,掌握内容笼统而不规范,独自上岗进入临床之前未进行专业沟通能力测试,导致其在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事件或出现医患纠纷时,常因沟通能力不足、技巧及知识缺乏而易出现消极规避心理[6-7]。因此,为竭力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我院共同探讨研究,为在院医学生、规培生、研究生等制定了系统性医患沟通专项培训课程。

  医患沟通专项培训要求由各级专家、医师、校领导等共同探讨分析,研究出一套适合学校应用讲解、医院能够协同、连续性进行医患沟通的培训教育方案[8]。这种系统化、针对性、体制性培训方案的实行建立了规范带教模式,充分解决了带教老师为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培训时的不连续性、盲目性,能够更生动、形象、切合实际[9]。本研究主要通过学校及临床各有特色、较为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强化医学生对医患沟通的重视,使他们牢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与理念,将理论与实际经验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传授指导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医学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流畅的医患沟通能力、强而有力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能力,有强大的勇气、信心及资本去面对与解决即将到来的临床工作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紧急事件,使其顺利过渡实习期,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10-11]。医患沟通专项培训主要分为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理论知识的讲解可通过课堂授课、专题讨论、举办讲座、小组合作结合观看光盘、经验介绍等方式开展[12]。实践操作可通过角色扮演、情节故事模拟、专家点评等方式进行学习与考核,通过更为生动、形象的指导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加深其认识,继而提高学习效率[13]。   通过医患沟通专项培训,可解决医学生轻沟通、重技术的错误观念,提高医学生的沟通技巧与能力,缓解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因沟通不足带来的医患矛盾,继而建立更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临床培养具有良好医患沟通能力的一线医学人才,为促进医院和谐发展,促进医患关系贡献出一定力量[14]。研究结果提示,经过系?y培训的医学生,其与患者建立良好个人信任关系的能力、掌握的沟通技巧、对患者的重视及关心程度、同理心、理解患者部分、保护患者的隐私及知情权、对患者的尊重等多方面水平的能力均明显高于未接受医患沟通专项培训者,说明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证明了医患沟通专项培训对医学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医患沟通专项培训全方位提高了医学生的个人素养、沟通技能水平,在换位思考、主动倾听、语言技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应用效果显著[15]。

  综上所述,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专项培训课程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为做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患沟通专项培训对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的效果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