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及其教育针对性

sansa2025

  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及其教育针对性

  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与当代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影响有关。新的社会环境使当代90后大学生思想产生了新的变化和特点。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他们中的大部分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受到各种非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因此,90后大学生与以往任何时期相比,具有更多、更显著的特点。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特征分析

  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认真分析其原因,是做好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基础。

  (一)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在政治上不够成熟。

  爱国主义是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主旋律。当前,我国经济经过长期持续快速发展、GDP总量已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国际地位空前提升,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对国家和民族充满了信心和自豪感。绝大多数学生都立志努力学习,刻苦专研,愿意为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一部分人对政治原则缺乏深刻的认识,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解不够清楚、透彻,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清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不能把爱国热情建立在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理性思维的基础之上。这部分人对四项基本原则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容易冲动,导致行动失控,走上极端主义。

  (二)价值取向多元化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种思潮文化相互激荡,必然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渠道向大学生辐射;面对这种“冲击波”的振动,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趋势,而且充满了困惑、苦恼和迷茫。这是整个社会价值观裂变在大学校园里的典型反映。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集中体现在对个人事业的追求上,即除以满足社会客观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自身价值取向外,多数学生还将自身需求能否满足以及满足的

  程度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里,他们都选择更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奋斗目标,更注重寻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更多的是显示自己以求社会的承认,来体现自身价值的存在。

  (三)个体意识较强。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认可个体意识多样化的存在,这为大学生个体意识的强化提供了社会基础。突出个体意识,反映了大学生不愿被淹没在群体中而成为无个性的人的一种心态。他们在认知、意志、情感等方面更注重自己的独立意识,更强调个性化,主要表现为不趋同,更注重个性的独立。他们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自己的学习等方面,都表现出自身的个性。他们不再局限于老师的教导,不再满足于书本的条条框框,敢于质疑,用自己的视野观察世界。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他们在各种活动中要显示自身价值的存在,敢于开拓创新,敢说敢干。他们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强化最明显地表现在强烈的参与意识上,他们对事物的评价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一有机会就身体力行。学校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活动以及开展的辩论赛、演讲赛等,他们都踊跃参加,这些都体现了大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四)危机感强烈,自主学习意识淡薄。

  大学生的危机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首先,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也是空前的。当前的社会是异常激烈的,生存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个人能力再强,也不能保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此外由于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自身期望值的过高使得他们不能理性的看待当前形势。在这种对立的局面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便日益突出,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寒窗苦读十多载,谁也不愿落得这样的结果。其次,独生子女心里负担重的压力。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就得到了父母的溺爱,他们是父母唯一的希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都把对子女的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相应的知识,对子女的教育上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突出一点就是对孩子寄予太高的期望,其结果给孩子造成了沉重的心里负担。再次,大学生心里危机。目前大学生身负各种压力,而大部分的心里承受能力有限,在各种压力交织的情况下,找不到释放压力的出口,极易造成各种心里矛盾和困惑。最后,在各种危机交织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学习危机也越来越突出,他们不像在高中时那样为考上理想的大学而废寝忘食,以为进了大学就高枕无忧,渐渐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自主学习的意识愈来愈淡薄。最终其结果便是专业知识的基础不扎实,与社会要求相距甚远。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对策

  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树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三观”教育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应该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提高,使他们自觉将个人学业与国家大业紧密结合起来,与和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甘共苦,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必须做到“四个到位”、树立“四个意识”、依靠“四个力量”。   所谓做到“四个到位”即一要认识到位。要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要制度到位。要在高校建立协调配套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办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有效、规范运作。三是要覆盖到位。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要更宽,渠道要更多,手段要更先进,教育要实现网络化,工作中不留盲点。四是要工作到位。要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反映迅速、富有敬业精神的、熟悉并掌握心理学知识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工作中能迅速出击,解决问题。所谓树立“四个意识”即一是要树立质量意识。高校要注重和加强人才能力、素质、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二要树立超前意识。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着眼于未来,不断更新观念、更新思维。三是要树立平等意识。高校思政教育要牢牢把握大学生的心里特点,把大学生当成可以信赖的朋友和必须尊重的亲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相互沟通。四是要树立服务意识。高校在学生思政教育中,要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的整体功能和潜移默化作用,树立全心全意为大学生服务的意识。所谓依靠“四个力量”:一是要依靠组织力量。要依靠党团组织和学生会,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党组织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之中,使之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二是要依靠知识力量。高校的思政教育者,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力军,要具备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掌握必要的科技知识及其发展动向,具备较深的人文知识底蕴。三是要依靠主体力量。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中,大学生是主体。要依靠大学生的能动力量,充分发挥大学生之间便于沟通,易于交流的优势,促成大学生的思想朝着预期的方向转化,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四是要依靠人格力量。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政工作者,人格魅力尤其重要,要让学生从心里佩服你,支持配合你的工作。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坚强自身修养,完善自身的人格,要尽量在学生面前树立知识渊博、待人真诚、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做大学生的表率,才能对大学生的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加强大学生心里辅导与就业指导。

  学校心里健康工作者应给予大学生心里辅导,端正他们的就业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他们在心里上接受就业难这个现实。同时,还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将所学知识能够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开设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增加就业、创业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而言之,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政工作,为此高校思政工作应不断发掘各种问题,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努力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远大理想,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

  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及其教育针对性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探讨新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前言 进入到21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急需一大批“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当中。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2014年2月,我国共有大学生2468.1万人。如此庞大的群体毕竟...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谈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前言 当今社会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国与国之间存在着竞争,人与人之间同样存在着竞争。国际间的竞争显得更加激烈,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承担着未来社会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其综合素质的水平直接关乎到国家的兴衰...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析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价值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感恩教育在当今社会并没有落伍,反而更加突出了它作用和价值。首先,对于个人来说,感恩是十分重要的。不知感恩的心理会严重影响青年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塑造。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感恩教育有助于平衡...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作为当代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大学生通常被认为是健康向上的一类群体。从生理的角度看,大学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充满活力的黄金时期。大学生通常具备较高的智力水平,对生活有激情,对社会有责任感,对未来有美好向往,对人生充满希望。但是,由于个...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刍议当代大学生的宪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0 09-0043-04 宪法教育就是宪法知识和宪政精神的教化和传承过程。教育者通过宪法教育向受教育者传播统治阶级对于国家和社会生活进行民主管理的愿望...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高校大学生入学教育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第一环节,高校入学教育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体现高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但当前新生入学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