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让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

sansa2025

  让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他强调对学生要六大解放,从“读死书、读死书”中走出来,在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融于生活中才具有生命力。

  因此,构建“生活化”的化学课堂势在必行,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研究身边的化学问题,并学会健康生活、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一、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学化学的乐趣。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我们的衣食住行、如何控制污染、如何减少汽车尾气、化肥工业与人类粮食的危机等一切都富于化学“生活化”的主题。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化学现象,把化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中,挖掘生活中的化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实现有效课堂。

  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化学课的第一节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你能举出几个例子说明生活与化学相关吗?学生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踊跃发言,由人们的衣食住行、谈到医疗保健、由交通工具到“神州八号“的升空史实、由垃圾食品谈到新药物的研制和开发、由环境污染到环保等,学生的思维的闸门被打开,思维的翅膀已经放飞,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再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在教学《水的组成和性质》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水的污染以及水资源的保护等很有必要。

  这样,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和精彩。因此,教学时,教师用生活中的事例去解释和总结化学现象,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课堂更精彩。

  二、引导学生多观察,养成多看、善思、质疑的习惯。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勤动手、多观察、善于思考、学会质疑等学习品质。

  如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动手实验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学习氧气的作用时,让学生点燃一根火柴后吹灭,用带火星的火柴靠近氧气的集气瓶口时,熄灭的火柴杆又重新燃烧了起来,让学生观察后总结氧气的助燃作用。

  再如,在学习《物质在水里的分散》时,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在三个玻璃杯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食盐、蔗糖,然后加入水,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再启发学生解释和总结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溶于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进而再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在水中加入泥土、粉笔头、食用油等时,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再提出问题:洗衣粉能去除衣服上的污渍、洗发剂可以洗去头上的油脂,这是什么原因?

  这样步步质疑,学生会有兴趣去思考、探究、讨论、实验、分析等活动,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方式。

  三、组织学生多动手,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死记课本上的知识点,忽略学生的动手实践环节。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如果死记硬背,短时间内可能更快捷、更有效,省时省力,课堂又好驾驭,学生危襟正坐,井然有序。其实,时间一久、随着知识的增多,死记的东西逐渐被忘却的现象不足为奇。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并亲自观察,会记忆良久。

  如,镁带的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如果学生不亲自做、观察,直接看课本记忆,恐怕对于颜色“白”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忘记。如果亲自点燃了一条镁带,近距离观察镁带的燃烧过程和结果,想忘记都难。

  再如,“石灰水煮鸡蛋”的原理,学生会感到好奇,抓住其好奇心理,亲自做实验,效果不错。在小烧杯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再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摇晃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会有烫的感觉。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总结这一反应现象:生石灰变成熟石灰是放热的过程,生石灰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进而启发学生通常情况下,夏天人们的室内、床底下放一些生石灰,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不难得出生石灰可以用作干燥剂的结论。

  四、延伸课本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学习是为了应用,在教学中,应将课本知识拓展延伸到实际生活,由课堂到课外,到生活实际中拓展知识、延伸知识结构,同时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实现“用中学、学中用”的目的。

  加强环保意识是初中化学课的一大主题。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知识的延伸,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环保意识。

  如,汽车尾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害。因此建议人们出门少开私家车,以减少这种气体的排放,使空气少些污染;在学习《水和溶液》时,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缺乏、分布不均匀及严重污染等情况,提高他们节约用水的意识、也让学生明白保护水资源、不污染水资源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以便养成环保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外方面袋乱飞、生活垃圾随地丢弃等现象,讨论这种种现象该如何根治,从而做个环保小卫士。再结合当前热门话题:低碳生活。组织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与低碳生活有哪些格格不入的地方,列举出自己和家人、朋友、同学等低碳生活习惯,还有哪些有待改进的地方。这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学会一些有关化学的知识,也应该结合实验现象积极思维、主动思考,学会质疑,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由现象分析本质,多做实验,通过实验、通过探究与活动学习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相关的化学变化,在玩、动手做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简言之,让化学课“生活化”是化学课的永恒不变的主题。

  让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起良好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摘要】制度的存在与其背后蕴涵的伦理存在相适应。市场经济蕴涵着诸如交换或契约信用制度伦理、竞争制度伦理和分配制度伦理等丰富的伦理要索。同时,市场经济制度以其对效率与公平价值的追求,以及坚持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的伦理取向而显示出与其它制度伦理小同的伦理特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

    1 高校大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意识不断的增强,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与改革压力,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知识型人才逐步转变为发展全方位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校中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利用英文报刊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44-0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人获取信息、提升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各种积极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各种因素,尝试剖析各种因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 J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60-2 一、加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意义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面向一般中、小学校或一些艺术培训中心等机构,且大多数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