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基于易班平台的大学生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sansa2025

  基于易班平台的大学生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一、易班平台对高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带来的新机遇

  (一)平台的延展。我国高校现阶段的德育课程主要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德育队伍组成人员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思想政治辅导员,德育课程的传授形式主要以第一课堂的教师教学讲授为主,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以及校园活动建设为辅,现阶段的高校德育课程牢牢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起了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德育课程的主阵地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延展的速度与广度不够。新媒体作为新兴的社会场域其“菜单式”、“推送式”的在线学习?p讨论等活动能够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时空局限,延展教育的平台,扩大教育的覆盖面,提升教育的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深化青年群体教育效果,所以推进德育课程向新媒体领地的进军是延展德育课程平台建设的需要。国外的YouTube和Salkahn平台都在试图提供更多的教育视频;而在线课程平台Udacity、Coursera和Peer2Peer大学都在通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推动教育的民主化。目前“易班”集成了海量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还能根据各需求开发“易班”插件,为教育平台的广度以及深度的双向延伸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路径的多样。传统课堂教学特点是由教师把教学内容通过讲解或演示灌输给学生。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可以让教师通过有效组建班级网络社区,优化网络舆论的环境场域,网络议题的设置,网络意见领袖、把关人的选择以及培育机制等来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多种路径的选择。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老师间的互动可以进行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改变以往学生在教育中的从属地位。利用易班平台教师可以一对一或者一对多进行在线课程讲解或演示,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式。在“易班”互动学习组群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要角色也从前台走到了后台,承担了教学资源的组织者和设计者角色,也履行了个别辅导、整体提高的职责。

  二、利用易班平台大学生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法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教育教学内容是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教师向学生施加影响的主要依据。尽管高校每门德育课程的内容并不相同,但是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时要深刻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整体性特征,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理解,运用易班平台积极进行高校德育课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切实加强高校德育课程的整体性建设。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德育课程多门教材中的共性问题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充分利用易班平台进行议题设置、组织讨论,引发学生思考,达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另一方面要加强显性教育内容与隐性教育内容的整合,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仅是理性的灌输,更要注重情感的关怀与互动,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用户意识,充分了解青年学生需求,通过青年学生喜爱的新媒体平台巧妙整合显性教育内容与隐性教育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二)教学平台的整合。一方面是基于易班平台的网络教学平台、手机客户端教学平台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平台、学生活动教育平台的整合,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此种整合模式能够解决在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活跃可以利用易班手机客户端进行师生互动,网络教学过程中海量信息的涌入以及网络舆论导向性错误可以通过课堂教学重点解释和说明;另一方面要利用好易班平台的网络对接与网络中转的功能,进行易班教学平台与非易班的新媒体教学平台的整合,满足学生延伸阅读、获取更多教学资源的需要。

  (三)参与人员的整合。目前利用易班平台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高校工作人员主要是高校的思想政治学生辅导员,工作人员队伍相对单一也导致了易班平台建设中形式大于内容,活动娱乐信息多于教学信息,思想引领特点不明显,特别是易班平台的用户粘性不高,抓好易班平台的管理和建设队伍,建立易班大学生用户激励体系,提升易班平台的用户粘性成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参与人员的多样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易班网的学生使用满意度,易班平台的建设管理人员不仅应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包括高校的专业教师,专业教师应将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实时向易班平台导入,另外还应该配备相关的新媒体技术人员,优化易班平台的模块以及应用设置,美化使用界面,使学生真正觉得易班平台好用易用。

  基于易班平台的大学生德育课程教育内容改革、教育平台改革、教育队伍改革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无论如何改革,传统的课堂德育教育主阵地不能摒弃,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也不能摒弃,比如说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总而言之,不断完善德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整合德育教育资源,做好易班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学生之心外化于学生之行是高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基于易班平台的大学生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2013)-10-0-01 2007 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通知,提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人...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音乐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

    音乐是一种有关声音的美的艺术,但是它有别于一般的娱乐和消遣,音乐教学是一种比较直接地培养学生感受美的方式,在音乐课的学习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识谱、唱歌等,教学更重要的责任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166-01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的程度对学习的效果起着决定作用,如果学生不去学习,再先进的教学理念、...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谈中职烹饪教学中学生艺术性的培养

    当今教学体系人才培养计划的确定原则是以培养艺术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而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已俨然成为了当今的一种经济趋势,在此趋势的推动下,全新的科技手段与信息技术层出不穷,而这就为艺术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在此基础上,以中职的烹饪实际教学为...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以读为主”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理解和吸收信息的认知过程,是学生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提高审美的途径,是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重点就在一个“读”字上。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读”,“以学生读为主体”...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从朱光潜社会公德教育看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15-01 一、朱光潜社会公德教育 朱光潜一生著述甚丰,且本人更具有崇高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格。他勇于批判自己,执著地求索真理,是一位以...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