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以读为主”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sansa2025

  “以读为主”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理解和吸收信息的认知过程,是学生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提高审美的途径,是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重点就在一个“读”字上。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读”,“以学生读为主体”,指导学生眼、耳、口、脑、心并用,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读出道理,读出能力。

  一、以学生读为主,正确对待学生的读和教师的导

  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进行的读书活动。阅读,首先要读。读不仅是我国传统语文学习的精髓,而且还是现代语文学习科学的有效办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次要学生读。任何一项技能都不可能单纯地依靠别人,都需要在反复读和训练的基础上。只有让学生自己读,他们才能真切地感受文章中的情感,体会其深意,感悟其道理。学生才能感受和品味文章,获得语文知识、经验的积淀,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养成,语文思想、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基本模式。

  二、以学生读为主,指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

  研究表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阅读用于眼睛移动的时间仅占百分之五,而思考则占有剩余的百分之九十五。这也就是说,阅读,除了口读之外,最根本的是大脑的活动,是思维的活动。正如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无论是任何形式的读,都必须要有目的、有思考,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和作者在情感、思想和心灵上的碰撞和交流,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由于其语言经验、生活经验、思想认识、性格特点、心理个性等方方面面的不同,都会导致学生对文章产生不同的认识和体会。在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合作交流,鼓励并支持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要以学生的阅读感受为主,教师的引导、帮助为辅。

  三、以学生读为主,积累应用语言,培养语感

  1.强调博览,重视语言的积累和应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大对语言积累的训练和教学。课堂上,加强阅读,将每一篇文章都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课下,对课后要求和教师推荐的,对学生有帮助的篇段、古诗词进行背诵,加强语言积累,拓展知识面。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摘抄习惯,将一些名言佳句、感触较深的句段,长久地留在自己的笔下和脑中。鼓励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将这些优美的词句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学以致用。

  2.强调朗读,重视阅读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它是对语言文章的一种正确的理解能力,具有很强的直觉性,是读者能够凭借自己的语言经验、生活经验,直觉地对语言做出敏锐的感受。学生语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速度和理解,对语言的表达和质量的好坏。大量的阅读,博览群书就是提高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字、驾驭文字的能力的好方法。

  四、以学生读为主,重视情感和人文性的熏陶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中。”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大问题。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内容情节都充满了作者的情感。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跳出“重剖析,轻感悟”的阅读理解怪圈,“以学生读为主”,不能让阅读仅仅是一种认知和学习,它更应该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和熏陶。无论是通过默读、朗读,还是自读、自悟,都要将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文字中蕴含的深层形象、情感、色彩和内涵,培养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敏锐的感知力。

  五、以学生读为主,加强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课内外阅读的巧妙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学改革,如果不走出课堂,就如同一个人自己想抱起自己一样地不可能成功。”因此,阅读教学中还应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阅读,以课内带课外,让学生立足课内,着眼课外,在课内得法,在课外用法,学、用结合,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爱好。

  “以读为主”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2013)-10-0-01 2007 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通知,提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人...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音乐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

    音乐是一种有关声音的美的艺术,但是它有别于一般的娱乐和消遣,音乐教学是一种比较直接地培养学生感受美的方式,在音乐课的学习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识谱、唱歌等,教学更重要的责任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166-01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的程度对学习的效果起着决定作用,如果学生不去学习,再先进的教学理念、...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谈中职烹饪教学中学生艺术性的培养

    当今教学体系人才培养计划的确定原则是以培养艺术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而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已俨然成为了当今的一种经济趋势,在此趋势的推动下,全新的科技手段与信息技术层出不穷,而这就为艺术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在此基础上,以中职的烹饪实际教学为...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从朱光潜社会公德教育看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15-01 一、朱光潜社会公德教育 朱光潜一生著述甚丰,且本人更具有崇高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格。他勇于批判自己,执著地求索真理,是一位以...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幼儿教育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幼儿教育;科学素养;培养 在联合国正式官方文献中,“幼儿教育”概念已将儿童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概念取代,泛指针对0-6、7岁阶段儿童开展的教育。同时,也可将幼儿教育按广义和狭义划分,就广义层面而言,指可对幼儿性格、身体成长...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