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美术教育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sansa2025

  美术教育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43-01

  高中美术课程中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它不仅仅传递给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还发展了学生的审美感觉、培养人的感觉力、使心灵最深处的思想和情感得以敞开,并拓展了人的意识等。

  一、运用美术活动的引导与宣泄作用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高考升学的重压下,高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单调乏味、过度紧张、压抑。长期处在这中压抑的氛围中,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高中美术教育特殊的课程理念、目标、理念、教学方式对训练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运用其引导与宣泄作用,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比较简单易行,简单到一张纸一支笔或者仅仅是看展览、看画册都可以实现美术教育的功能。

  1.美术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美术活动对鉴赏者具有“情感引导作用”。如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譬如那些色彩灿烂鲜明、对比强烈的画面,能使鉴赏者情绪高涨、精神振奋;色彩轻快、淡雅的画面,能使人轻松愉悦。那些生动、优美的画面线条或绘画形象,能够深深地吸引人、感染人,带给学生美的感受,情绪被艺术作品感染,从而改善与调整人的情绪,消除和缓解外界社会及内在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压力,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

  2.美术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美术活动对于参与者来说具有“情感宣泄作用”。学习过心理学的人都会明白一种现象,那就是我们经常会在情绪烦躁的时候无意识地拿起笔,在纸上漫无目的地画一些杂乱的线条,或胡乱圈画一些宣泄的字眼、形象等等。这一行为具有明显的“宣泄作用”。“正确的宣泄”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里,有一个合适的宣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美术活动通过宣泄或外化人的情绪,达到人的身心协调的状态,这对处在升学压力下的高中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减压方式。

  二、运用美术活动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在美术活动中充分运用美术的独特性,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通过创设情景,带领学生实地写生,通过和游戏、音乐、多媒体等的整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通过美术课堂的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艺术情趣,增强美感,更好地觉察和体会生括的美好,心理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例如,通过欣赏祖国的壮美河山,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通过优美的美术作品,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这些做法,不仅对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

  三、运用美术活动灵活自由的特点,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信心

  美术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活动的安排应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顾及受教对象的个别能力、兴趣、适应能力及可能遇到的困难,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

  自信心对每个人的终身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自信心能帮助一个人逐渐建立人格魅力,拥有健康人生,走向成功。而美术活动是真正的自主活动,使学生不会受到挫折感的伤害。美术表现过程则是个人修养、思想与情感的表达过程。因此,通过艺术自由表达的作用,学生可以体验快乐、培养自信,塑造和谐的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四、运用美术活动强化学生的意志力

  高中学生的意志力发展还处于不很完善,不很稳定的状态中,这就给美术教育中意志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针对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美术教育可以从多种渠道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高中生意志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等。所以,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意志力强化。

  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确定从实际出发的奋斗目标。其次,利用集体性社会实践活动磨练意志品质。再次,在意志力培养中要注意个别差异。

  美术教育应结合自身灵活的教育方式、多样的教育形式、丰富的教育内容,联系社会现实,在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智商与情商的培养,让学生懂得去发现美、创造美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美术教育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智的启迪,而且还给人以善的引导。在高中阶段进行美术教育,将有助于学生减轻压力、获得乐趣、培养自信、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美术教育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究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工作在我国开展较早,各高校始终把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51-02 信息素质指人们利用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1]。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教育管理激励机制构建

    一、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与激励教育 成功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武昌理工学院提出的,以促进大学生成功为根本目的,通过专业素质教育、非专业素质教育和特殊素质教育(创新素质、特长素质和创业素质教育)三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人文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6-0019-02 人文阅读是大学生完善自我,提高人格修养,增强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主要方式。互联网时代,人文阅读...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及对策研究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时代。在这样的时代的条件下,传统的媒体难以满足及时、大量传播信息的要求,于是在网络技术的突破中,微博、博客以及微信等迅猛发展――“自媒体”应运而生。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这使得...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基于职业院校学生阅读现状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探究

    1 职业学院学生的阅读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职业学院学生的阅读特点 1.1.1 以数字阅读代替纸质图书阅读 在新兴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发展下,越来越多的新型阅读方式以多样化的文本形式、灵活自由的阅读模式等特点...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