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谈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

sansa2025

  谈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

  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是办好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对高职学校的发展、稳定及人才的培养起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举措。

  一、高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标不明,缺乏进取动力

  大多数的学生在高中时期都具备良好的进取心,但是进入大学后,突然间失去了升学的压力和动力,行为上开始变的懒散,没有了追求的目标,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兴趣。

  (二)受环境影响,随波逐流

  高职院校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学习的氛围也不同于以往。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有了自己的主动权,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从个人发展的角度上讲,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些人能够很好地利用这样的自由空间,为自己的个性化、专业化的发展拓展道路;有些人却觉得失去了方向,突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这样就导致了下面两种情况的出现:一种是无所事事,另一种就是随波逐流,最终都导致了学业的荒废。

  (三)缺乏新理念,无方向指导

  从高职院校教学上看,常规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效率较低,缺乏新意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没有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指导方向性不强,常常流于形式,不能够真正起到作用。

  二、高职学生管理上的困惑

  (一)渠道不畅

  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学生管理的新模式,推动了事关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政策措施的制定落实;各级学生组织积极参与校内学生事务管理;部分学校还发起了“院长接待日”、与学院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会等活动。但是,由于信息反馈不及时,政策执行不到位,这些方式往往流于形式,最终的结果是学生自己在“玩”,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二)观念落后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职学校升级过来的,在学校管理及学生教育上还沿袭着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即使形式改了,内在的管理理念依然依旧,教学管理观念还是原来那一套,不能够与时俱进,吸纳新的管理模式与教学理念。

  (三)缺乏操作经验

  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让学生习惯了被动式的学习,也让教师习惯了“本本主义”的教学。这样的学习、教学氛围让理论的教与学成为学校的主题,而实践性的教学成为辅助成分。虽然课程大纲等内容中具有相应的实践环节,可现实的教学实践环节却形同虚设,结果就是教师、学生都没有实践操作的经验,不能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学习脱离现实,使学生产生“学习无用”的错误认识,并失去学习热情。

  三、高职学生管理的建议

  (一)工作理念与方法的创新

  在学生思想教育中要采取显性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一方面,要重视那些间接的、隐性的教育,以此为载体,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例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教育方式;另一方面,还要重视规范的、直接的教育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主要以第一种教学方式为主,即提倡渗透式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生境界,在愉悦中接受教育,从被动顺从到主动选择接受,发展学生的政治、道德的自我认知能力,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它需要学生完成相应任务。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学生付出辛勤的劳动,处理好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关系,想方设法变单调的学习为快乐的活动,从中体会到学会知识、增长本领的乐趣。而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就需建立良好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相互尊重,共同快乐成长。在教学时,相互合作,愉快互动,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则愉悦地完成相应的任务。事实证明,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是对学生进行个体心理素质培养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各种能力的桥梁。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班级氛围有一种独特的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能够给人某种强烈的精神感受。积极型的班级氛围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作用。活跃融洽的环境产生催人向上的动力,消除学生心灵上的压抑感、思想上的恐惧感,让学生变得有话敢说,有言敢发,有问题敢提,心中充满了表现欲。同时,民主的氛围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善于倾听、善于比较、善于欣赏,从中体会到取长补短的学习方法。同时,这种积极的氛围也使懒惰怠思的学生产生一种竞争的压力,不敢在安逸中放任自流。

  (四)依靠良好的自我管理

  仅依靠教师的教育与管理是不行的,还应该强化学生能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管理。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也造福整个社会,成为对社会一个有用的人才。如果没有发挥主体活动性这个前提和条件,那么再好的管理系统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我们要积极地促进学生逐步走向自我完善,在引导学生走向正确道路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

  (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重大作用。它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品位,让人保持身心健康,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希望,不?嗵岣咦约旱娜现?度。从严要求自己,能够让人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运用合适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作为培养人才的大学,作为大学的教育者,应该通过教育不断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谈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高校低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 08-0-01 当前大学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引导学生如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技校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的探讨

    The thought moral qualities of student in the skill school develop education of study Cai Pu- jun 【Abstract】Vi...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一、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本质 作为21世纪学校艺术教育的工作者,首先应科学地、全面地、准确地把握音乐美育的内涵,并使之与自己的艺术认识相结合,从而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美育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音乐美育是按照音乐审美的规律,通过音乐...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7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拥有高知识群体的大学生所占的社会比重越来越大,大学生队伍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阶层。因此,大学生是民族...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提升的实践与反思

    高校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一直以来是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圣地"。每所高校也都设计了各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学管部门也都有相应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关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和运用中,大多数教师安排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数学教师提问与学生参与度相关性分析

    一、数学教师提问与学生参与度之间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课程改革,正从根本上变革着教育活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如师生关系、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等,这就必然导致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的变化。在新课程中,教...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