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sansa2025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积极探索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创新教育是最佳选择,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又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激情

  创造力包括创造意向、创造思维品质和创造技能。创造思维品质是重心。而创造思维过程大体又可分为4个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检验阶段。关键在顿悟阶段。产生顿悟要有必要的心理环境。如对计算机知识有主动获取的追求,对计算机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对计算机问题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等。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同样需要“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

  1.运用学科特点,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

  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在对计算机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引发的。因此,我们备课时尽可能挖掘学科的创造思维因素,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如:在开学第一节课上,我们先提出问题:“计算机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计算机可以打字;可以玩游戏;可以看影碟;可以辅助学习……我们接着问:“计算机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用处,那么在社会中又有哪些应用呢?”由于学生社会经验有限,感到这个问题有些困难。这时我们结合计算机的特点讲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当学生得知每天收看的天气预报都是用计算机算出的、家里用的自动洗衣机、微波炉以及手腕上的电子表都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时,感到非常神奇,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重视个性发展,培养创造意志

  1.尊重个性发展,树立新型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个性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如美国一位教育者罗伯特?马金所说:“当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天才,启发引导学生不但成功地取得了超越他们过去水平的优良成绩,而且达到了他们认为应该达到的预想目标时,使命中的要求就变得更加切实可行了。个性化教育成为鼓励学生自信的工具,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它在师生之间创造了一种不同的责任制,即创造了一种为保证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实质性改善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精神”。

  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反映出对DOS学习无兴趣,认为这部分内容“不象游戏那样好玩”。我送给他们一句话:“生活中不只有糖和蜜,还有茶和咖啡。”糖和蜜吃得过多,就可能觉不出甜,甚至会感到苦,而茶和咖啡初尝时可能觉得苦,细品后却会体味出甘甜与清香。学习也是这样,贪图安逸舒适,是难以学到真本领的。对此,我要求学生“向追求安逸的思想挑战,增强学习能力。”与此同时,也提醒自己承担起对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负有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2.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主动性。

  没有主动性,便无法充分挖掘潜在的创造力。教学过程中,我既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经常思考:学生的潜能怎样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他们学会学习了吗?计算机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实践。上机实习时,我总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开始个别学生有畏难情绪,依赖性很强,希望老师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故意不理他们,也不许相邻的学生帮忙,这些想“偷懒”的学生只好自己摸索,当他们自己最终解决了问题时,特别兴奋,有一种特殊的成就感,以后也就乐于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启迪了学生创造的思维;既提高了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志。有的学生在计算机学习阶段总结中说:“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基本的知识能自己摸索出别的知识与技巧。”我认为学生的这种收获,就是教师的最大收获!

  三、注重因材施教,开发创造才能

  要使所有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发展,必须“因材施教”。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早已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还难以完全做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特点则决定了“因材施教”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很好地实行。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毕业于不同的小学,有的学生小学学过计算机课,有的家里有计算机;有的学生在市级竞赛中多次获得过一等奖,有的则从未接触过计算机。针对这种状况,我在讲课时先向学生提出:学过这部分内容的同学可以不听课,但要学会自学,把时间利用好,要借助已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能力的优势,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走在其他同学乃至老师的前面;没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不必心急,踏踏实实从头学起。上机实习时,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特长安排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练习与实践,如让基础好的学生学习Basic语言,让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练习指法、输入汉字等等,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使他们分别得到提高。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写作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根据老师的命题进行写作,在步入高等学堂或是步入社会后还需要运用写作来表达和展示自己,所以说写作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认识...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研究

    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前的一次大作业,是学生经过四年的艰苦学习的一次总结,是学生向老师、家长及社会的一次整体汇报,更是将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实际的设计任务或项目进行完整、系统的一次综合演练。对教师而言,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食品毒理学动物实验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R99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62-04 食品毒理学动物实验是食品毒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为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改善语文教学现状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这一时期,学生逐渐会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要想学生在以后的语文课程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热爱学习语文,就需要教师在这时让学生对语文形成正确的认识。因此才能在学生热爱语文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达到事半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地方性独立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持研究

    引言 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以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为我国的经济繁荣、增加就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支持。2015年6月11日国发[2015]3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高校校园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1 突发事件的概念 突发事件属于突然爆发的紧急事件,主要集中在心理疾患、群体行动(体育竞技、校园文化活动)、招生就业、校园安全与事故等方面。 2 校园面临的安全形势 2.1在校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不鲜...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