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食品毒理学动物实验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sansa2025

  食品毒理学动物实验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R99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62-04

  食品毒理学动物实验是食品毒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为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以及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动物常被作为实验的对象来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1]。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动物实验都有抵触心理,在实验中过度恐惧和紧张的心理以致学生失手将实验动物捏死或者致残,导致实验操作失败的事件屡有发生,这样既无法顺利展开教学,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笔者针对学生在动物实验中的恐惧心理,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形式对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及金山学院的食品质量安全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帮助学生在毒理试验中克服恐惧心理,使之具备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以期达到顺利开展实验教学的应有目的。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问卷从动物伦理及学生的实验心理出发,对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和金山学院食品安全与质量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2.调查方法和内容。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金山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放问卷58份,回收55份;食品科学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82份,回收82份。共140份,回收137份,总体回收率为97.8%)。调查内容包括动物实验相关经验、对动物实验的看法、实验压力和如何对待受试动物等。

  二、结果分析

  1.动物实验相关经验调查。

  受访的同学中,大多人都只看过家禽屠宰,未亲手做过家禽屠宰,亲手做过屠宰的仅为13.87%。随访中,我们了解到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烹饪的简化是造成学生动手能力较少的主要原因,同时缺少解剖相关经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实验心理素质造成了影响。

  2.屠宰经历对学生实验心态的影响。

  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学生不同于医学、动物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学生未接触过活体动物学实验,缺乏相关的实验经验,数据中显示经历过屠宰或解剖的学生,再次接触到相关实验,大多数同学能保持心态平和,只有26%的学生出现心理压力。相比之下,缺乏相关屠宰经验的学生有68%存在心理压力,因此,具备实验经验对缓释实验压力有较明显的作用。

  观看屠宰及解剖教学视频是目前高校进行教学预习的主要手段,为进一步研究观看教学屠宰视频是否能减轻学生实验的心理压力,我们通过调查,分析了教学预习视频对学生实验心理压力的缓释程度。结果表明:是否看过屠宰视频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影响不大,有压力的学生比例都保持在70%左右,起不到较好的缓释作用。

  3.学生对动物实验的看法。

  被调查学生中的大多数人(64.23%)不反对动物实验,反对动物实验的人数为35.77%,其中89.80%的学生认为动物实验残忍是无法接受的主要原因。另外,目前使用较多的实验动物是鼠类[2],这可能也是学生抗拒动物实验的内在因素。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初步看出,不反对动物实验的人数较多,但这些学生中仍存在着对实验动物实验痛苦、实验动物福利和相关动物实验原则等方面的疑问。因此,对学生宣讲实验技巧、动物福利和动物价值观等,对学生明确动物实验目的和树立正确生物伦理观有积极作用。

  4.学生对待受试动物的心态情况。

  毒理动物实验中,实验人员的心态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也是本次调查的重点。经过问卷后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动物实验带来的压力,这一比例占了总人数的71.53%。有研究人员认为,在动物实验中学生对动物有几种不同的心理:一是好奇心理;二是恐惧心理;三是同情心理;四是宠爱心理,尤其女生的心理波动更为明显[3]。再者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动物实验残忍和恶心是压力的主要来源,这与学生没有家禽宰杀经历有密切的关系。有63.50%学生认为处死解剖是实验中最恐惧的,可以独立完成实验的人数仅占13.14%,虽然经过老师讲解示范后该数值上升至33.58%,但仍有超过60%的学生不敢动手操作。因此找寻一种处死解剖相对缓和的方法是解决实验过程中恐惧的关键。

  5.性别对学生实验心态的影响。

  经过数据比较后,我们发现性别因素对实验心态有较大影响,83%的女生都对动物实验存在心理压力,而相比之下,男生在这方面则好得多,比例不到一半。因此设法克服女生在实验中胆小的天性是解决学生实验心态的一大重点,也是一难点。

  6.学生对动物实验预备措施的看法。

  心理压力指的是人在察觉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性生理反应的身心紧张状态[4]。由调查结果可知,先前预习和开展实验动物默哀对实验心理压力的缓解起不到较好的作用。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实验前动物默哀只是作秀形式,对实验动物最终的结局无法改变,少数学生(28.46%)认为观看影片等实验前预习有造成心理紧张的倾向。实验前告知实验动物来源信息,对缓解担忧也起不到很好的作用,仅42.56%的学生认为有用处,36.50%的学生认为无效,这进一步验证了实验压力大多来自学生认为实验过程残忍。通过此项调查可以得出,单纯通过心理引导的方式无法舒缓学生对动物实验的心理压力,应配合其他教学手段进行。

  7.实验人员对动物实验与考试成绩取舍的看法。

  将毒理学动物实验与最终成绩相挂钩,经过调查后发现,84.67%学生会因为成绩而进行动物实验,为了获得更高的成绩,57.66%的学生会选择触碰、抓、捏等相对简单且较为缓和的实验步骤,43.07%的学生接受处死解剖小白鼠。从数据中显示,实验成绩对实验的开展具有较强的驱动力。实验成绩是一种学习需要,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学习应激,得到的结果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5]。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调查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缺少动物相关解剖经验,对学生进行动物实验操作时心理压力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2.实验操作过程的血腥残忍是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3.现行的实验前默哀及实验预习对学生恐惧心理的消除影响不显著。

  4.成绩对顺利开展动物实验具有较大的驱动力。

  因此,动物实验心理是影响实验成败的一项重要因素,帮助学生克服实验过程中的心理恐惧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我们应当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验设计上进行创新,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丰富学生的实验经验;同时,找寻心理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尝试并通过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动物实验的热情,从源头上消除学生对动物实验的抵触和恐惧心理,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将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进行研究,采用增加学时或改用动物模型替代等方式,找出解决方式,提出教学改革方案,使食品毒理学动物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日趋完善。

  食品毒理学动物实验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提升高校学生能力培养

    【Abstract】 To cultivate the application skills of talents,universities need to cooperate with enterprises and pay attent...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关于提高民族学生《土力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浅见

    中图分类号: TU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4-0046-002 0 引言 《土力学》作为高校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实用性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是构建整个...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美丽中国”思想在高校: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091-02 一、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各项资源严重缺乏、生态环境被肆意破坏与污染等危机中。这些危机的产生会逐步威...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承担着国家的发展重任。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却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在这种种条件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就会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里面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这众多因...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包含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等多方面,培养起来是一项要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覆盖于教育全方位的长期性、系统性的教育工程,难度较大,加之在意识、道德、心理和理想等软指标上难以考...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政治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对于学生的价值观、社会观、消费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日后工作与生活有着重要的帮助,对此,教师必须要转变陈...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