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

sansa2025

  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

  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专业性强的高技术人才,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同时在网络遍布的世界,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它并找出更好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致力于自主学习研究的美国心里学家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最高效的学习方式,首先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其次致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的。

  1高校学生应该学会信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

  1.1高校学生应该学会信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的原因

  我们曾做过一个调查,在问到大学生喜欢通过什么方式学习时,有约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喜欢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但在喜欢自学的人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一般,这说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 而在所有高校学生中自主学习应该是大学生学习最突出的特点,因为大学学校教学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的认识过程转入社会实践中的认识活动前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学习的结束,意味着学生将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进入社会,不再有别人的直接监控和管制,从此开始独立的社会生活。因此,大学阶段,学生必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

  1.2高校学生信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与其他学习方式不同的,它是学习者主动对学习的各个方面或维度做出选择、控制和调节的一种学习方式。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生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条件,并能够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判断和评价,那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既有来自个体内部的主观条件,也有来自个体外部的客观条件。信息技术作为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外部客观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内部条件根据庞维国先生的归纳,包括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心理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之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之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控制基础之上的“坚持学”。

  2信息技术下的自主学习具有的优势

  2.1信息技术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能够为自主学习者提供多样的认知工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信息技术能够为自主学习者提供多样的认知工具,说得通俗一点,信息技术具有认知工具作用。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认知工具,基于网络的认知工具主要有:Explorer 浏览器、E-mail、BBS 论坛、聊天室等。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认知工具,更好地帮助他们自主完成认知活动。 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这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连通整个世界。每个学习者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因此,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使得自主学习者对物质学习环境的利用更加便利。

  2.2信息技术加强了自主学习者间的交流

  虽然我们提倡自主学习,但自主学习不是自学,也就是说,自主学习不是一种完全独立和孤立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半独立性的学习,首先它需要学习环境中有组织良好的反馈系统,来帮助学生做出自我决策。同时,它需要学习环境提供促进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与协作的手段、策略和氛围。也就是说,在自主学习中,交互是必要的。在自主学习环境交流的方面,信息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通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交流中介,它能够为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共享与交流不同观点、看法提供机会,使“会话”和“协商”顺利进行。在网络环境中,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这样包括老师在内的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了多方面的认知。

  3信息技术下的自主学习的设计

  3.1教师来选取合适的内容并提出任务和设定目标

  首先教师要选取适宜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适于自主学习的内容很多,最好选择对于高级知识的学习,如最新的前沿问题探讨、热点问题研讨等,尤其适宜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去主动建构,这样就更容易锻炼高校学生的能力。再者教师应该确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因为学习任务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任务的完成或问题的解决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教师也应该提出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以此培养学生管理学习时间的意识和能力。最后,教师对单元的教学总目标进行分析,确定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或获得的能力,其中应包括与自主学习能力养成有关的目标。

  3.2高校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查找与交流

  教师根据任务和问题以及学生的特点,确定资源的提供方式,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按照学习目标查找资源,也可以提供现成的资源给学生。如果要学生自己根据教学目标查找,则要给出要求以及查找的方向,避免学生漫无目的,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在自主学习方式中,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查找资源。对于学生查找获取的资源,经过大家的集体评价,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发布到学习论坛上,让大家一同研究。教师要经常进入交流平台,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予以帮助、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及时掌握。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目的地去引导交流活动,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的交互氛围,即建立起交互的软环境。通过交互平台,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建立学习的共同体。

  3.3将信息技术下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结果,例如论文、演示文稿或其它作品,通过学习平台进行交流、展示。通过对学习结果的交流、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进行。同时,通过展示作品,可以形成了一种竞争的学习氛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以上对信息化环境中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的一些探讨,希望能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需要指出的是,在信息技术下的自主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彻底实现角色的转换,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转为对自主学习的设计上,同时保持学习资源的动态性,及时更新,将最新的信息补充进去,充实学习资源。最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应引入有关自主学习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从思想上理清自主学习的实质、特点,能够参照自主学习的几个维度去要求自己,从而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的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待于今后做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究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工作在我国开展较早,各高校始终把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51-02 信息素质指人们利用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1]。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教育管理激励机制构建

    一、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与激励教育 成功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武昌理工学院提出的,以促进大学生成功为根本目的,通过专业素质教育、非专业素质教育和特殊素质教育(创新素质、特长素质和创业素质教育)三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人文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6-0019-02 人文阅读是大学生完善自我,提高人格修养,增强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主要方式。互联网时代,人文阅读...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及对策研究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时代。在这样的时代的条件下,传统的媒体难以满足及时、大量传播信息的要求,于是在网络技术的突破中,微博、博客以及微信等迅猛发展――“自媒体”应运而生。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这使得...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基于职业院校学生阅读现状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探究

    1 职业学院学生的阅读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职业学院学生的阅读特点 1.1.1 以数字阅读代替纸质图书阅读 在新兴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发展下,越来越多的新型阅读方式以多样化的文本形式、灵活自由的阅读模式等特点...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