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问题研究

sansa2025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39-02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分析

  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一个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的就业方向比较明确,在此方向求职的过程中,本专业学生的竞争力较强。虽然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较西方国家晚,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逐渐增强,人们的人才意识也越来越强。在国际一流公司中,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最核心的管理技术,这些都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较好的就业平台。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分布表①

  我国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有些行业就成为新兴行业。这些行业起步较晚,发展潜力大,国际化程度也较高,所以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内的各专业人才需求较大。而其他传统行业有些发展相对成熟,有些则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需求不大。

  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前途广阔,从业后其成长经历会经过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将退休阶段四个阶段。其职业发展方向有知识管理总监、培训师、公司决策层、管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某方面专家、人才分析师、猎头、劳动争议处理专家和法规咨询专家、转行等几个方向。虽然在校大学生尚未能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但作为高校来讲,应该明确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即使是刚刚走向社会的学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基本职业技能,否则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适应于市场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所应具备相应的基本职业技能。这里所讲的职业技能是指除了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外(如职业道德、外语等),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够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技能。主要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能力、沟通能力、熟悉相关社会法律制度的能力等。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现状

  (一)对职业技能培养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大

  在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实践教学改革一呼百应,各学校各专业都在思考这一问题,并不断扩大实践教学比例。但是,我们往往会犯了顾此失彼的错误。当代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大学生走上社会后会做什么,能做什么,更要会思考应该怎么做。这种思考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去深入地思考某一问题。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善于发现问题,并透过现象去思考深层次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的方案。

  (二)多种原因导致教师不能做好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在我国高校中,教师面对着巨大的科研压力,教学精力严重不足,导致教师上课质量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思考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问题,即使学校制定了相关规定和方法,教师的参与性也不一定高。另外,高校教师自身的能力也不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需求。高校教师多数来自于应届毕业生,除教学以外,其他实践经历较少,即使是原来有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的教师,多数工作年限较少。这样,教师本身的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的缺失和经验的不足,导致教师教学中只能以理论为主,实践环节也主要以软件教学为主,案例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目前,普遍高校的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指实验室教学。通过实验室教学,能够使学生们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软件和工作流程,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教学方式。但是,很多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由于投入的限制,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专职业人员的配备,都还比较低层次。在校外实践教学方面,多数高校都采用实践基地的做法,但是普遍成效不高。很多实践基地都只是面子工程,只用来做宣传、向上汇报、迎评估等,务虚大过务实。实践教学基地的利用一般有两种:一是学生短期见习时,到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感性认识;另一种是毕业实习,本科生在第7或第8学期被安排到实践基地实习。由于我国高校的扩招,现在学生数量很多,而实践基地相对较少,让实践基地一次接受10名左右的学生实习,确实很有困难。另外,学生在大四期间都忙于出去找工作,若实习单位不能成为其就业单位,同学们也很难坚持实习下去。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措施建议

  (一)提高认识,培养方案中要保证有技能训练模块

  学校上下都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形成统一认识,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是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而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技术能力,这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这个任务完成不好,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更没有个人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中,要对职业技能的培养有所体现,可以把课程分成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两个模块。每个学期都保证有两个以上的技能实训课程,保证学生在系列的训练中,最后具备我们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在职业技能训练的安排上,坚持从基本技能到专业技能的训练过程,系统化的训练方案可以促进学生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训练的方式上,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采用以比赛促训练的方法,举办办公自动化大赛、ERP沙盘大赛、模拟招聘大赛、人力资源软件应用大赛、人事培训大赛等。并保证竞赛的制度化,与实训课程相结合,作为考核方式之一,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训练的兴趣,进而提高训练质量。   (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与教学能力

  在学校的整体规划中,要针对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调整相关制度,形成良好的制度激励与约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师考核、职称评聘、津贴发放上,要适当调整相关条件,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学校要想办法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在理论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基于教师实践经验较少的问题,学校应该灵活应对。在聘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校讲座和讲课时,要放宽限制条件的要求,不管是哪一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过和学生的交流,都能带给学生一些感悟和激励,这些比学到一些知识更为有用。而对于教师,学校应制定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学到更直接的实践经验,体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相关需求。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能促进教师思考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相关性问题。

  (三)加大力度,提高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

  在校内实验室的建设上,管理人员要提高认识,走出重理轻文的误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可以把相关专业的实验室进行整合,成立经济管理类综合实验室,以在硬件和软件上节省资金投入,提高使用效率。

  要积极利用好各校外实践基地,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在实践基地进行人才招聘、培训等工作时,让某一组同学去帮忙并旁听。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一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流程和要点,又可以体会公司文化和办公室氛围,提高学生对于自身职业技能培养的积极性。另外,要积极促进高校与当地人才交流中心的合作,各人才交流中心经常举办招聘会、培训班,还做劳动派遣工作。若人才交流中心成为学校的实践基地,那么学生实践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学生既可以为人才中心帮忙,又可以学到东西,真正能够实现校企双赢。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http://wenku.baidu.com/view/f91237d4195f312b3169a514.html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问题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高校低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 08-0-01 当前大学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引导学生如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技校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的探讨

    The thought moral qualities of student in the skill school develop education of study Cai Pu- jun 【Abstract】Vi...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一、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本质 作为21世纪学校艺术教育的工作者,首先应科学地、全面地、准确地把握音乐美育的内涵,并使之与自己的艺术认识相结合,从而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美育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音乐美育是按照音乐审美的规律,通过音乐...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7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拥有高知识群体的大学生所占的社会比重越来越大,大学生队伍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阶层。因此,大学生是民族...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提升的实践与反思

    高校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一直以来是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圣地"。每所高校也都设计了各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学管部门也都有相应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关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和运用中,大多数教师安排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数学教师提问与学生参与度相关性分析

    一、数学教师提问与学生参与度之间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课程改革,正从根本上变革着教育活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如师生关系、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等,这就必然导致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的变化。在新课程中,教...

    sansa2025人文社科